[实用新型]镁制品清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7363.5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常铁生;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34 | 分类号: | B23B47/3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董红海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制品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镁制品清屑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镁制品制造生产中,钻孔和攻牙是常用的工艺,尤其是在手机零部件的加工制作中。对于螺丝孔的加工而言,通常先将产品定位在加工设备的载物台上,再启动装置,驱动加工设备的工具盘下降,带动工具盘上钻头或丝攻对产品进行加工;当钻孔或攻牙到位后,加工设备的工具盘上升,完成钻孔或攻牙的工艺。
在镁制品的钻孔和攻牙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镁屑,尤其是在加工盲孔时。这些镁屑如不及时清理,容易堆积在产品上,后期更不易清理干净,甚至影响产品表面质量。目前只能待加工完后,及时对每个加工孔逐个进行清理,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另外镁屑的堆积过程中,会影响到钻孔、攻牙的精度,也会影响钻头、丝攻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镁制品的钻孔、攻牙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加工过程中就能及时将加工产生的镁屑及时清除的镁制品清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镁制品清屑装置,包括定位在工具盘下方对准钻头或丝攻末端的喷嘴、通过输气管向喷嘴送气的送气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工具盘四周且与输气管连通的环形风管,所述喷嘴通过所述环形风管与所述输气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中,所述喷嘴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环形风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为可弯曲的波纹连接软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中,所述喷嘴设有多个,每个钻头或丝攻对应设有一个相对应的喷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中,还包括控制送气装置和工具盘同步工作的控制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中,所述控制开关为设置在载物台侧面位置处的脚踏控制开关。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工具盘下方定位设置对准钻头或丝攻末端的喷嘴和通过输气管向喷嘴送气的送气装置,使得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镁屑能够被喷嘴吹出来的风及时吹走,避免了镁屑在加工过程中的堆积而导致钻头或丝攻寿命缩短,并保证了钻工和攻牙的加工精度。另外,通过设置喷嘴由多个,每个钻头或丝攻对应设有一个相对应的喷嘴,避免了对多个加工孔逐个清理,在加工时就能同步进行清理,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镁制品清屑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定位在工具盘11下方对准钻头或丝攻末端的喷嘴21、通过输气管22向喷嘴送气的送气装置23。这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镁屑能够被喷嘴吹出来的风及时吹走,避免了镁屑在加工过程中的堆积而导致钻头或丝攻寿命缩短,并保证了钻工和攻牙的加工精度。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风管24,该环形风管设置在工具盘四周,并与输气管连通,同时喷嘴也与环形风管连通。优选喷嘴设有多个,最好工具盘上每个钻头或丝攻对应设有一个喷嘴,这样在定位好喷嘴位置后就可以随工具盘一同工作,在加工同一型号产品时不用每次调整喷嘴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喷嘴通过导气管与环形风管连接,导气管25可以是可弯曲的波纹连接软管,这样既方便通过弯曲波纹连接软管来调整喷嘴位置,又能将喷嘴定位在调整好的位置上而不会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清屑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开关26,该控制开关控制送气装置和工具盘同步工作:当控制开关触发时,送气装置向喷嘴开始送气,同时工具盘带动钻头或丝攻向放置在载物台12上的待加工产品13移动,并对产品进行钻孔或攻牙,此时喷嘴喷出来的气体能够及时将加工产生的镁屑清理干净;当加工完成后,工具盘复位,送气装置停止送气。
采用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投资少,操作方便,效率提高;
(2)能及时清理出镁屑,使钻头和丝攻工作更轻便,延长工作寿命;
(3)及时清理镁屑,使产品表面清洁;
(4)及时清理镁屑,钻孔和攻牙的精度增加,产品的良率提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