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物实验用简易软组织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8048.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9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信龙;马剑雄;徐卫国;徐斌;王颖;贾浩波;冯睿;徐立岩;朱少文;杨阳;马宝意;陈阳;杜育任;邢丹;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实验 简易 软组织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专业及科研使用的动物实验撑开器,尤其涉及一种动物实验用简易软组织撑开器。
背景技术
在动物实验中经常需要把胸腹部或背部切口撑开,为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通常需要一个成员专门负责拉钩,这将导致对实验人员的不充分利用。目前很多动物实验需要多人参与,一旦有成员专门负责拉钩,则会影响实验效率,并且占用手术台的空间,给其他成员带来操作上的不便。而且现有的拉钩对软组织的撑开效果不好,撑开部位的软组织还容易被拉钩损伤,使动物术后不好恢复,增加了动物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物实验用简易软组织撑开器,减少了实验人员的负担,同时多一位成员参与到实验的主要操作中,从而整体上提高实验效率,增加了手术成功率,减轻了动物的病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物实验用简易软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撑开杆构成的撑开架,每个所述撑开杆的端部设有固定块,所述撑开杆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撑开爪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撑开爪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侧部的螺纹孔和紧固件配合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垂直,所述撑开杆之间的距离为8-15cm。
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撑开架为一整体结构。
所述撑开爪由撑开钩构成,所述每个撑开爪上设有2-8个所述撑开钩。
所述每个撑开爪由4个所述撑开钩组成,所述撑开钩一端交汇于一起,所述撑开钩另一端的总宽度为8cm,且相邻两个所述撑开钩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撑开钩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爪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交汇于一起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爪部向所述两个撑开杆的外侧弯曲。
所述撑开架的形状为U型,所述U型撑开架的宽度为11cm,高度为17cm,每个所述撑开杆的横截面直径为0.4cm。
所述两个撑开杆的端部相交形成圆圈型结构。
所述撑开爪与切口边缘的接触面光滑。
所述撑开爪包括左撑开爪、右撑开爪,所述撑开架包括左撑开杆、右撑开杆,所述左撑开杆、所述右撑开杆的顶端分别设有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所述左固定块和所述右固定块的端部分别设有左撑开爪和右撑开爪,所述左撑开爪、所述右撑开爪分别穿过所述左固定块、所述右固定块顶端的通孔与所述左固定块、所述右固定块连接,所述左撑开杆、所述右撑开杆的端部相交形成圆圈型结构,所两个述撑开杆之间的距离为11cm,所述左撑开爪、所述右撑开爪分别向所述左撑开杆、所述右撑开杆的外侧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撑开架之间的距离设置符合成年人的最大抓握距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因此能在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的同时,又保持着较强的支撑力;而且爪型能够紧密牵开相应的软组织,牵开牢固;撑开爪的末端向外侧稍微弯曲,从而防止切口边缘滑出撑开勾。切口边缘与撑开钩的接触面光滑,从而防止接触面的损伤破裂,减轻了动物的痛苦。圆圈型结构的设置使撑开器不易变形同时保持着较强的牵张力。本实用新型便于单手操作,减少了拉钩成员,让更多的成员参与到主要实验操作中,同时增加手术台空间使术者操作方便,最终提高整体实验效率,主要适用于中型动物,如兔、犬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左撑开爪,2、右撑开爪,3、左撑开杆,4、右撑开杆,5、左固定块,6、右固定块,7、通孔,8、螺纹孔,9、圆圈型结构,10、撑开架,11、连接部,12、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市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8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方位脊柱牵引康复床
- 下一篇:神经反射检查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