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沟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141.9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贾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军琪 |
主分类号: | A01B1/10 | 分类号: | A01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600 甘肃省天***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全膜双 垄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种植玉米地膜全覆盖时起垄沟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该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保水保肥、增加地表温度,提高肥水利用率的效果。该技术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得到了广泛统一应用和推广,可以说是童叟皆知,起垄要求:为大垄宽70-80厘米、高10-15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15-20厘米,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起垄方法:若立地条件好、土壤疏松绵软,交通方便,使用起垄机,用起垄机沿小行中间开沟起垄;也可用步犁开沟起垄,沿小行划线来回向中间翻耕起小垄,将起垄时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行中间形成大垄面。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随之应用,但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形属于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种植玉米使用机械作业受限,人工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使用传统方式,先要划行,然后用犁翻耕开沟,最后起垄,需要大量的人畜力或人力,种植时需要3人以上,劳动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本发明解决了需要大量的人畜力或人力,种植时需要3人以上操作,受到人数的限制,而且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包括锄把、锄头;所述锄头设有三个圆弧,中间圆弧端部有两小锄头。
优选的,两边圆弧相互对称,弦长35-40mm,弧弦距10-15mm。
优选的,中间圆弧弦长40mm,弧弦距15-20mm。
优选的,锄头材质为铝合金。
使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沟锄时,不用划行,直接两小锄头开沟,开沟过程中,利用锄头中间圆弧形成了完整的小垄,两边形成两个半大垄,然后紧靠半大垄重复工作,即可形成一大垄和一小垄,而且小垄两边为种植玉米的沟。
有益效果为:1、使用该专用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起垄沟锄,克服了操作人员人数的限制,一人可以完成,而且克服了原来种植地块的限制,在起垄机或畜力不能到达和使用的地方能够使用;2、取代了普通老式锄头,直接起垄,提高了劳动效率;3、制作简单,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沟锄结构示意图。
图2: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沟的基本示意图。
图中,1-锄把 2-锄头 3-小锄头 4-1-圆弧 4-2-圆弧 5-半大垄 6-沟 7-小垄 8-大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中,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沟锄包括锄把1、锄头2;所述锄头设有三个圆弧,分别为一个圆弧4-1、两个圆弧4-2,中间圆弧4-1端部有两小锄头3;两边圆弧4-2相互对称,弦长35-40mm,弧弦距10-15mm;中间圆弧弦长40mm,弧弦距15-20mm;锄头2材质为铝合金。
如图2中,开沟过程中,利用锄头中间圆弧4-4形成了完整的小垄7,两边形成两个半大垄5,然后紧靠半大垄5重复工作,即可形成一大垄8和一另外一小垄7,小垄两边为种植玉米的沟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军琪,未经贾军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太阳帆板的展开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载激光雷达用直升机航摄吊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