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自燃升温实验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463.3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永;贺安民;张辛亥;白枫桐;尚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32 | 分类号: | G01N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金玺;周放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燃 升温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自燃的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自燃升温实验罐。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火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自然环境和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损失。矿井火灾成因复杂,火源隐蔽,治理难度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煤自燃过程中的特性研究,主要由升温实验装置得到,该实验装置包括升温实验罐。现有技术中的实验罐进气口在罐体的底部,向实验罐通入氧气后,产生的煤焦油和煤粉等物质容易将该进气口堵塞,影响实验罐的测试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自燃升温实验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实验测试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包括:
罐体;
金属网,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用于承放煤粉;
环形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金属网的下方,所述环形进气管沿着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所述环形进气管上设置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朝向所述罐体的底部开设。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环形进气管由直径为8mm的铜管制成。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口的数量是8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进气管上。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金属网距离所述罐体的底部的距离是3±0.2cm。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热电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壁上,且所述热电偶位于所述金属网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电偶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隔热层为耐火棉。
如上所述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罐盖,所述罐盖与所述罐体上设置的法兰盘配合,所述罐盖与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环形进气管,在环形进气管上设置朝下的出气口,在向罐体内通入氧气后,产生的煤焦油和煤粉等物质不会堵塞出气口,保持了罐体内测试环境的稳定,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局部剖开的示意图;
图2为环形进气管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2为环形进气管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自燃升温实验罐,包括罐体1、金属网2和环形进气管3。
其中,罐体1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罐体结构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体积的罐体1。罐体1为圆柱形筒状,可以在罐体1的顶部设置罐盖4,罐体1与罐盖4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具体地,可以在罐体1的顶部设置法兰盘11,利用螺栓5将罐盖4与法兰盘1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金属网2设置在罐体1内,用于承放煤粉6,通入到罐体1内的氧气经过煤粉6,来测试煤粉6的自燃性能。金属网可以采用铜,即铜网,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
环形进气管3设置在所述罐体内1,且位于所述金属网2的下方,所述环形进气管3沿着所述罐体1的内壁设置,其可以是由直径为8mm的铜管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通入氧气的流量和流速,可以选择其他孔径的铜管。具体地,环形进气管3与罐体1内壁可以是焊接固定,罐体1的侧壁上留有开口,以通过罐体外部向环形进气管3内通入氧气。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进气管3上设置多个出气口31,所述出气口31朝向所述罐体1的底部开设。通入到环形进气管3内的氧气沿着环形流动,使得罐体1内同一横截面各点气流大小均匀稳定。
优选的是,出气口31的数量是8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进气管3上,以进一步有助于罐体1内氧气分布的均匀性。
优选的是,金属网2距离所述罐体1的底部的距离是3±0.2cm,以使煤粉样品与环形进气管3之间留有气体缓冲区,使气体分布均匀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尘爆炸极限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粘线圈加热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