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塑料薄膜从动导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505.3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郑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7/00 | 分类号: | B65H2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7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塑料薄膜 从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塑料薄膜从动导辊。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生产线上,塑料薄膜从挤出后到最终收卷,需要穿行经过多根导辊,这些导辊分类两类,第一类是主动导辊,第二类是从动导辊。主动导辊是自身能够牵引带动薄膜运行的导辊,主动导辊一般是夹辊;而从动导辊则是指主要依靠薄膜表面静摩擦力带动而转动的导辊。主动导辊的作用主要是起到牵引薄膜前进,而从动导辊的作用则是引导薄膜的行进路径,限定薄膜行进路线的空间位置。显然,主动导辊的表面线速度必须精确等于薄膜行进速度,主动导辊的表面线速度决定薄膜的张力大小,所以主动导辊的转速必须精确控制,如果主动导辊的转速出现偏差,则塑料薄膜的张力必定出现偏差甚至被拉伤,所以对主动导辊电机的精度要求高,并且需要有精确的控制程序。总而言之,主动导辊(包括其电机)成本高,控制精度(包括其电机)要求高,在同一生产线的导辊中,主动导辊的数量不能也无须太多,一般只有两三根,其余的导辊都是从动导辊。现有的从动导辊都没有配套电机。
所谓超薄塑料薄膜,是指厚度小于25微米的塑料薄膜,常见的是12μm~25μm的塑料薄膜。在超薄塑料薄膜的生产线上,同样需要有从动导辊的参与,超薄塑料薄膜同样需要带动从动导辊转动;而且与普通薄膜相比较而言,当超薄塑料薄膜运行经过辊筒表面时,超薄塑料薄膜将更加紧密地贴附在辊筒表面。但在工作过程中,当超薄塑料薄膜刚刚带动从动导辊启动转动时,或者当需要突然调整加大塑料薄膜的运行速度时,就需要克服从动导辊的惯性(惰性),即薄膜需要对从动导辊施加较大拉力(静摩擦力)以便使其产生较大加速度,而从动导辊也将对超薄塑料薄膜产生较大反作用力,当反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塑料薄膜超薄,就很容易被拉伸而严重变形甚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超薄塑料薄膜从动导辊,它可以大幅度减小超薄塑料薄膜所受的拉力,避免拉伤超薄塑料薄膜。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超薄塑料薄膜从动导辊包括辊筒本体和芯轴,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芯轴轴承、轴承支座,所述芯轴轴承的外圈与轴承支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芯轴轴承的内圈与芯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主要特点在于,在辊筒本体的两端还分别再设有辊筒轴承,辊筒轴承的外圈与辊筒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辊筒轴承的内圈也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在一起;还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芯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在同一从动导辊中设置了两个层次的轴承,并且加设了电机,带来以下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当超薄塑料薄膜刚带动从动导辊启动转动时,或者需要突然提高塑料薄膜的运行速度时,可以稍微提前或同时启动从动导辊的电机,电机将带动芯轴、辊筒轴承的内圈同步转动,而辊筒轴承的内圈将对辊筒轴承的外圈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矩,又由于辊筒轴承的外圈与辊筒本体固定连在一起,因此该摩擦力矩可以协助超薄塑料薄膜带动辊筒本体启动转动,或者协助带动辊筒本体提高速度,因此大幅度减小超薄塑料薄膜所受的拉力(反作用力),避免拉伤超薄塑料薄膜。
二、与主动导辊的电机比较,本实用新型对从动导辊电机的速度、启动时间、停转时间的控制精度要求低得多。具体地说,从动导辊的芯轴与辊筒本体之间还存在有轴承,因此从动导辊的芯轴速度即使高一点或低一点,问题都不大。例如,即使从动导辊的芯轴速度严重大于辊筒本体的速度,上述摩擦力矩也不会大幅度增加至太大,甚至不会增加(其原因是:两个相对运动且存在摩擦的物体,当速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达到极限值,并不会再随着速度差的增大而使摩擦力增大)。基于同样道理,本实用新型对从动导辊电机启动时间、停转时间的控制精度要求也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所示,该超薄塑料薄膜从动导辊包括辊筒本体1和芯轴2,芯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芯轴轴承3、轴承支座4,所述芯轴轴承3的外圈与轴承支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芯轴轴承3的内圈与芯轴2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辊筒本体1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辊筒轴承5,辊筒轴承5的外圈与辊筒本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辊筒轴承5的内圈与也所述芯轴2固定连接在一起;还设有电机6,电机6与所述芯轴2通过联轴器7连接,由此驱动芯轴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A膜的切边收卷装置
- 下一篇:纸带输送联动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