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催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1353.9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卓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剑锋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光催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全国近50%的河段和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的根源来自于工业排放的污、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等。为防止水域发生富营养化,国家明确规定: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式、半封闭水域时,应执行《标准》中一级标准的 A 标准。
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执行预处理加二级处理,处理技术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出水最高只能达到一级B标准。而只有在上两级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才能达到一级A标准。
目前的提标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是以生物系统改造为核心,扩建生物处理池、二沉池或进行活性污泥工艺的改进,这样往往需要土建工程,不仅投资大而且占地面积也大,因此受到污水处理厂场地、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及处理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污水处理厂还混合处理部分的工业废水,由于污水与工业废水之间有机物成分的多样化、废水的波动性及有机物的生化性差等因素影响,采用传统的提标改造方法,完全不能实现提标目的;若采用传统的氧化处理方法,则存在运行成本相当高的问题。
寻找一种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适用性广泛、高效处理的提标改造工艺或装置,成为污水处理厂提标的关键。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污水处理不达标及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的污水处理不达标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催化处理装置,能够有效达到提标的目的,不仅运行效果好,而且操作十分简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催化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的反应槽体,所述反应槽体设置有缓冲区、出水区及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和所述出水区之间的反应区,其中,所述反应区设置有紫外线灯管及不锈钢支撑网,所述不锈钢支撑网里设置有二氧化钛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区的出水口一设置于靠近所述反应槽体的底端,所述出水区的出水口二设置于靠近所述反应槽体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槽体内部的材质为是镜面抛光的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缓冲区及所述出水区之间的距离为10-25mm;所述紫外灯管与所述不锈钢支撑网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波长小于254nm。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钛载体是直径为1mm的球形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经过溶胶—凝胶法处理过的二氧化钛粉末对废水进行光催化处理,从而使得二氧化钛不易流失能够重复利用的同时,也减低了其被废水污染的可能性。此外,因为其催化产生羟基,从而使得本装置还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进而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通过将二氧化钛载体设置于不锈钢支撑网中,由于所述不锈钢支撑网的网孔能够对光进行折射。因此,处于不同位置的二氧化钛载体都能接收到光能,进而达到实现光能最大化利用的目的。
通过采用紫外线灯管发出紫外线提供光能,从而使得其能够使废水中少量的氧气转化为臭氧,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杀菌作用,同时紫外线本身也具有杀菌效果,进而使得本装置的废水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催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反应槽体;2、缓冲区;3、反应区;4、出水区;5、紫外线灯管;6、不锈钢支撑网;7、出水口一;8、出水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剑锋,未经卓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1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油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炉门的精确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