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的滑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2120.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块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的滑块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一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产品10的一侧形体较多,且该形体较多的一侧具有两个孔柱11(boss孔)。
因此该一侧如果采用单一的滑块来成型,由于所述孔柱11的包紧力较大,且该产品10的该一侧形体较多,容易粘滑块,因此在脱模时产品10容易拉变形。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模具的滑块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滑块结构,以解决产品一侧形体较多且具有孔柱,在采用滑块进行成型时,产品与滑块不易脱离,造成产品拉变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滑块结构,该模具成型的产品一侧具有孔柱及多个形体,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上固定板、剥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该滑块结构包括:
第一滑块,其设于所述母模板内;
第一入子,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一端,所述第一入子设于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母模仁之间,所述第一入子具有成型所述产品上述一侧多个形体的结构;
第二滑块,其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中;
第二入子,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一端,所述第二入子穿设于所述第一入子中,所述第二入子具有成型所述产品的所述孔柱的结构;
拨块,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板,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块及所述第二滑块内,且于合模时所述拨块与所述第一滑块间具有延迟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上靠近所述母模仁一侧还具有延迟块,于开始开模时所述延迟块抵持于所述拨块。
可选的,所述母模板内还设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内固定有定位钢珠,所述第一滑块上具有对应所述定位钢珠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公模板及所述母模板间还设有开闭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滑块结构,第一次开模是在所述剥料板与所述母模板之间进行,首先,所述剥料板与所述上固定板一起开模,所述拨块带动所述第二滑块,进而所述第二入子退出所述产品的所述孔柱,此时,由于所述拨块与所述第一滑块间具有延迟间隙,所述第一滑块未被带动,然后,当所述拨块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接触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进而所述第一入子退出所述产品的所述一侧的多个形体;之后再取出流道,进行公模板及母模板之间的开模,顶出产品。由于上述过程是先将所述第二入子从所述孔柱中拔出,因此不再具有粘模力,在所述第一入子退出所述产品的一侧的多个形体时,不再会被拉变形。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一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滑块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滑块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次开模第一阶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滑块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次开模第二阶段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滑块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滑块结构,该模具成型的产品10一侧具有孔柱11及多个形体,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上固定板100、剥料板101、母模板102、母模仁103、公模仁104、公模板105,该滑块结构包括:
第一滑块106,其设于所述母模板102内;
第一入子107,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106一端,所述第一入子107设于所述公模仁104与所述母模仁103之间,所述第一入子107具有成型所述产品10上述一侧多个形体的结构;
第二滑块108,其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06中;
第二入子109,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108一端,所述第二入子109穿设于所述第一入子107中,所述第二入子109具有成型所述产品10的所述孔柱11的结构;
拨块110,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板100,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06及所述第二滑块108内,且于合模时所述拨块110与所述第一滑块106间具有延迟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滑块106上靠近所述母模仁103一侧还可以具有延迟块111,于开始开模时所述延迟块111抵持于所述拨块110,确保在第一次开模的第一阶段所述第一滑块106未被带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2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导辊接头连接结构
- 下一篇:自动报警的切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