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2522.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0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游信亮;廖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桩孔底 沉渣 厚度 测量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现道路施工的桥梁结构设计均是使用冲(钻)孔水下灌注桩作为基础,设计孔底标高距地面的高度大部分在50m以上。灌注前测量控制灌注桩的孔底沉渣是评定桩基承载力最重要的测量依据之一,孔深过高给测量孔底沉渣厚度带来了困难。在灌注砼之前,准确测量出孔底沉渣厚度,能尽早的通过清孔来控制孔底沉渣厚度,保证桩基的承载力。因此冲(钻)孔桩灌注砼之前,准确的测量灌注桩的孔底沉渣厚度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采用标准水纹测绳加重量不小于1Kg体积不太大的重锤探测孔底沉渣厚度,在检测时,测锤在沉渣有可能停留,易造成判断不准确。同时,测锤检测沉渣厚度时,需反复测量沉渣厚度,检测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检测简单且准确率高的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它包括金属杆、一端连接固定在金属杆顶端的测量绳A、金属板以及拉引金属板用的测量绳B;所述金属板中部开设有供金属杆垂直穿过的通孔;所述金属杆的下端被削成锥体结构状。
它还包括一金属管,所述金属管滑动套设在金属杆外表面,所述金属管的底端与金属板的通孔位置处相固定,且金属板与金属管相垂直,所述测量绳B的底端固定在金属管的上端。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金属杆的底部设计成锥体状,检测时金属杆的锥体状底部会直接插入落沉渣底部,提高测量准确率;
2、通过金属管与金属杆的滑动套设配合,使金属杆和金属管下落至桩孔时能够处于同一沉渣位置点,降低测量误差,同时在金属杆插入沉渣后,金属杆会起到垂直定位的作用,防止金属管倾斜,提高测量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金属杆,2测量绳A,3金属板,4测量绳B,5锥体结构状,6金属管,7泥浆,8沉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的实施例示意图,它包括金属杆1、一端连接固定在金属杆1顶端的测量绳A2、金属板3以及拉引金属板3用的测量绳B4;所述金属板3中部开设有供金属杆1垂直穿过的通孔;所述金属杆1的下端被削成锥体结构状5。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还包括一金属管6,所述金属管6滑动套设在金属杆1外表面,所述金属管6的底端与金属板3的通孔位置处相固定,且金属板3与金属管6相垂直,所述测量绳B4的底端固定在金属管6的上端。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金属杆1插在金属管6中,同时尽可能的保证金属杆1的底端与金属板3齐平,然后拉直测量绳A2和测量绳B;将金属杆1和金属管6同步放入桩孔内,尽可能保证测量绳A2和测量绳B4下放的同步性;当金属板3碰到沉渣8的顶部时,操作人员会感觉到测量绳B4的拉引力会有所降低,此时将测量绳A2和测量绳B4分开,对测量绳B4保持一定的拉力,保证金属管6处于垂直状态(此时金属管6对金属杆1有垂直定位作用的),然后将测量绳B4继续下放至金属杆1的底端触底为止;此时轻放测量绳B4,使金属板3与沉渣8的顶部接触到位;最后测量两根测量绳的落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2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芯件检测装置
- 下一篇:车底侧纵梁总成检具的翻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