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控制窗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2642.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龙;李敏;李均;党炫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学龙;李均;党炫杨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71;E05F15/6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控制 窗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控制窗户。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窗户已经不能满足防火,防盗,防雨等一些智能要求。最初的智能窗户功能很简单,比如通过检测风雨,自动关窗户;比如根据按钮控制电机完成窗户开关。这些都是很初级的智能控制,不能满足居民们对智能窗户的更多、更高要求。 所以现代智能窗户加入了很多创新功能,比如通过对风、雨、有害气体、日照度等环境因素的检测和采集,再通过中央处理器对窗户进行相应的开关动作。目前来说,这些基本功能很多生产智能窗的企业都能满足,比如台湾省的曾胜克和廖俊庆先生在今年1月份通过一项智能窗户的专利,其包含环境能发电模组、框体、内嵌式马达、感测模组以及控制模组。环境能发电模组用以产生电力。 同时一些企业还在智能窗户上加入了防盗报警系统、防火报警系统等更加实用的功能,但是整体来说,目前我们国内智能窗户还不够普及,技术还不够完善,功能还不够强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控制窗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玻璃窗、传感器发射组、传感器接收组、伺服电机和电机齿轮,所述传感器发射组安装于户外,所述玻璃窗的下端设置有齿轮条,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的下端,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齿轮条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传感器接收组连接。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发射组包括红外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雨水传感器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所述有害气体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雨水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接收组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单片机、短信模块、语音电路、声光报警器、显示系统和限位开关,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短信模块、所述伺服电机、所述语音电路、所述声光报警器、所述显示系统和所述限位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智能控制窗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防风、防雨、防盗、防气体中毒、防煤气爆炸、远程控制、反馈调节控制、火灾预警和灭火功能。其中远程控制、灭火功能,反馈调节控制,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语音电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系统的接口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伺服电机接口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短信模块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接收组接口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有害气体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和雨水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中:1-框架、2-玻璃窗、3-传感器接收组、4-伺服电机、5-电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1、玻璃窗2、传感器发射组(图中未示出)、传感器接收组3、伺服电机4和电机齿轮5,传感器发射组安装于户外,玻璃窗2的下端设置有齿轮条(图中未示出),伺服电机4固定安装于框架1的下端,电机齿轮5与伺服电机4的转轴连接,电机齿轮5与齿轮条连接,伺服电机4与传感器接收组3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传感器发射组包括红外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雨水传感器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所述有害气体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雨水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接收组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单片机、短信模块、语音电路、声光报警器、显示系统和限位开关,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短信模块、所述伺服电机、所述语音电路、所述声光报警器、所述显示系统和所述限位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学龙;李均;党炫杨,未经孙学龙;李均;党炫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2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伏发电的智能窗控制电路
- 下一篇:发动机罩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