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负荷数据处理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3671.9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钱科军;赵家庆;霍雪松;李春;吕洋;丁宏恩;田江;刘应平;宋勇;孙海涛;单仁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苏州正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2J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项丽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负荷 数据处理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调度控制系统中的冲击负荷数据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网中相继接入了大量的轧钢、电弧炉、铁路牵引变等大负荷设备。该些设备的投入,对电网形成了不断变化的冲击负荷。在大量冲击负荷的连续运行状态下,对该区域电压、频率、电气设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负荷数据的稳态估计的重要性尤其突显。目前,我国各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对负荷数据进行采集的系统多为SCADA(自动采集与监控)系统,而来源于SCADA系统的电力负荷数据由于信道阻塞、失联以及突发事故等因素会客观存在一些数据的滞后上传,在该些数据上传至主站后由于本身延时的原因,造成在存储入主站数据库时则会记录至后续的时间点位,致使数据信息失真,影响了系统性能,对电网调度状态稳态量的估计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冲击负荷数据可信度可、可用性的冲击负荷数据处理模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击负荷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提供时钟信号的对时电路、接收采集到的冲击负荷信号的信号接收电路、处理器,所述的信号接收处理电路和所述的对时电路分别与所述的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主站相连接并输出带有时间戳的冲击负荷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对时电路为IRIG-B码对时回路。
优选的,所述的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接收所述的冲击负荷信号并对其进行滤波放大的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的模拟前端电路相连接的18位高速数模转换器,所述的18位高速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处理器为32位高速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的对时电路、所述的信号接收电路设置于一块电路板的正面,所述的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的电路板的反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模块可以实时地对采集到的冲击负荷信号附加时间戳,利用该模块可以有效减少现有系统采集量由于信道错误、冲击负荷以及突发事故等因素会客观存在一些异常数据;2、利用该模块可以在本地解决数据校验保真通讯传送主站,减少主站系统对于可疑数据的远端校验修正,降低主站系统服务器压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负荷数据处理模块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设置于采集冲击负荷信号的自动采集与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主站之间的冲击负荷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对时电路、信号接收电路、处理器。其中,对时电路、信号接收电路设置于一块电路板的正面,处理器则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反面。
对时电路为IRIG-B码对时回路,其用于提供时钟信号,其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采集到的冲击负荷信号,其包括与自动采集与监控系统相连接而接收冲击负荷信号并对其进行滤波放大的模拟前端电路、与模拟前端电路相连接的18位高速数模转换器,18位高速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处理器为32位高速处理器,在处理器中,冲击负荷信号被加上由对时电路提供的时间而形成带有时间戳的冲击负荷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主站相连接,故上述带有时间戳的冲击负荷信号输出至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主站中。
为了保证线路两端的装置同步、同时采样模拟信号,克服现有主站系统冲击负荷数据是从不同厂站综自设备采集而综自设备之间没有同步采样、传送的数据不带时标的缺陷,本采集模块通过IRIG-B码对时回路接收对时设备时间去周期性调整模拟信号采样点的采样时刻,确保所有厂站之间的冲击负荷采集设备能够同步、同时刻采样,并且每次采集计算后的所有数据都带有时间戳传送给主站。为了提高采样精度,本模块采用了18位元、高速、宽量程、8通道同时采样的模数转换器,采样精度理论上比传统上使用的16位元转换器高4倍,并且可以采用一种信号采样速率跟随外部信号频率变化而动态调整技术,能够使采样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减少冲击负荷突变对主站状态估计、平衡估计影响,本模块采用动态差值窗形算法,使冲击负荷变得平滑而又不影响数据的响应时间。
利用该种模块可以有效减少现有系统采集量由于信道错误、冲击负荷以及突发事故等因素会客观存在一些异常数据;2、利用该种模块可以在本地解决数据校验保真通讯传送主站,减少主站系统对于可疑数据的远端校验修正,降低主站系统服务器压力;3、通过高性能的核心硬件支撑,避免了由于采集终端因自身可靠性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苏州正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苏州正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3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分离器的电路结构
- 下一篇:校园电力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