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器表面清洗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4541.7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任云;王博;胡俊平;康彦;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F1/04 | 分类号: | C25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5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器 表面 清洗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尤其是一种银器表面清洗电极。
背景技术
长期使用的银饰或银器及出土银质器物,其表面常有黑斑或黄斑,目前可采用下列方法将色斑去除。
在银器表面施加物理机械力,通过打磨抛光等物理手段将色斑从银器表面剥离。如市场上销售的适合家庭使用的擦银布、擦银棒,及配合使用的擦银膏、擦银乳等产品。化学清洗如市售洗银水,将银器放入其中数秒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银器即光洁一新。这些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都对银器表面有损伤,尤其洗银水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还原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将银器表面的色斑物质还原,从而去除色斑。如,将银器与较活泼金属铝或镁共同浸在电解质氯化钠水溶液中,色斑物质被还原生成单质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造成银的损失。但反应速度无法控制,新生成的银表面容易产生缺陷。尤其是用镁等活泼金属时,容易产生大量氢气,造成浪费,镁条镁粉不易保存且有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损清洗银器表面色斑的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极杆和电极头,所述电极杆为中空结构,电极杆下端设有支撑片和下限流层,电极杆上端设有上限流层,所述电极杆内设有金属芯,所述电极头固定在电极杆的支撑片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片为片状,所述支撑片上设置若干小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限流层为海绵体,所述海绵体外径与电极杆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限流层为海绵体,所述海绵体外径与电极杆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头为绝缘纤维束。
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芯为不锈钢条,所述不锈钢条上端伸出电极杆上端可连接导线,所述不锈钢条下端穿过所述支撑片小孔伸入电极头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电解液注入电极杆空腔内,并使电解液渗入电极头内;金属芯上端通过导线接通直流电源正极,待清洗银器接通直流电源负极;将电极头接触银器表面色斑时,即可在不损失银器表面银质的情况下去除银器表面色斑。其原理为:利用电解原理,银器做为阴极,金属芯为阳极,电解液含于电极杆及电极头内,将电极头与银器接触时,形成电解池。银器表面的色斑物质,在电解池中被直流电源外加电子还原为单质银,从而将色斑去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去除银器表面色斑,且不损失银器表面银质,尤其适合精细、易损坏银饰和出土银器的清洁保养;将所述电极杆设计成中空结构,并在其内灌装电解液,电解液将自动导入所述电极头上,可以连续大面积清洗银器表面,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所述电极头为绝缘纤维束,柔软且可饱含电解液,接触银器时不会对银器表面造成机械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金属芯;2- 上限流层;3- 电极杆;4- 下限流层;5- 支撑片;6- 电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所示,本银器表面清洗电极包括电极杆3和电极头6,所述电极杆3为中空结构,电极杆3下端设有支撑片5和下限流层4,电极杆3上端设有上限流层2,电极杆3内设有金属芯1,所述电极头6固定在电极杆3的支撑片5的下端。所述金属芯1上端伸出电极杆3上端,所述金属芯1下端穿过所述支撑片5上的小孔伸入电极头6内。
本银器表面清洗电极在使用时,将电解液注入电极杆3空腔内,并使电解液渗入电极头6;金属芯1上端通过导线接通直流电源正极,待清洗银器接通直流电源负极;将电极头6接触银器表面色斑时,即可在不损失银器表面银质的情况下去除银器表面色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学院,未经邯郸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4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镀设备的信号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