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张皮瓣延迟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4904.7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峰;李青峰;朱海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 延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讲,涉及应用于扩张器扩张皮瓣的术前延迟的扩张皮瓣延迟环。
背景技术
扩张器扩张皮瓣术前延迟现在主要技术为手术延迟,手术过程可简述为(1)确定欲转移皮瓣的范围大小;(2)保留蒂部,延皮瓣周围切开,并将切开处的血管电凝或结扎;(3)原位缝合切开皮瓣。其目的是通过手术切开,阻断除蒂部外皮瓣的其他血供来源,并造成局部的缺血缺氧环境,促使蒂部血管扩张和新生毛细血管生长。从而在皮瓣转移术后,减少皮瓣因蒂部供血不足引起的远端坏死的情况。
运用手术方法对扩张皮瓣进行延迟主要缺点有:(1)需要在术前对欲转移的皮瓣的范围大小,蒂部位置,宽度等做出全面判断,且做出决定后,很难对手术方案再进行改动;(2)手术过程复杂,且有导致扩张器破溃,术后出现出血,扩张皮瓣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3)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经济负担,占用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张皮瓣延迟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扩张皮瓣延迟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硬环,软管、压强表和气囊,所述硬环呈开口状,由两段半环组成,其中一段半环的管径小于另一段半环,且管径小的半环恰好插入管径大的半环内,通过两段半环的重叠量控制硬环开口大小,两段半环上均设置若干个螺丝孔,螺丝穿过两段半环重叠的螺丝孔固定两段半环的相对位置,半环的另一端各设置一小孔,所述另一端是指不发生重叠的一端,所述软管的两端恰能分别穿过另一端的小孔与硬环连接,所述压强表和气囊分别与软管连通。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软管外面设置一无弹性约束带。在软管套到扩张器上以后,在气囊打气之前,把没有弹性的约束带收紧打结,这样软管扩张后只能向内对扩张皮瓣施加压力,不能向外扩张(为无效扩张,没有弹性的约束带挡住了)。这样提高软管对皮瓣的压力,提高效率。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软管连通气囊和压强表的分叉口设置一十字形的保护套。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硬环由不可弯曲变形的硬硅胶管制成,硅胶管为中空的管道。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一段半环的管径为0.9厘米,另一段半环的管径为1厘米。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软管由可弯曲变形的软硅胶管制成,硅胶管为中空的管道。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软管直径为0.5厘米或1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用本装置进行延迟,无手术延迟留下的疤痕,固可在皮瓣转移术前任何时间改变手术方法,解决了手术延迟的皮瓣术后不能进行更改的缺点。(2)用本装置进行的延迟,无任何的切口、缝合,固不存在感染,血肿,扩张器破溃等问题。(3)使用本装置方法简单,用时少,过程安全,可教导患者自行在家中进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张皮瓣延迟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硬环两段半环重叠时的示意图。
图3为硬环侧面示意图。
图示中的标号为:1——硬环;11——一段半环;12——另一段半环;13——螺丝孔;14——螺丝;15——小孔;2——软管;3——压强表;4——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实施例的用途仅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限定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扩张皮瓣延迟环包括硬环1,软管2,压强表3和气囊4,硬环1呈C形开口状,由两段半环组成,其中一段半环11的管径小于另一段半环12,且管径小的半环恰好插入管径大的半环内,通过两段半环的重叠量控制硬环开口大小,参见图2,图2为硬环两段半环重叠时的示意图。请参见图3,图3为硬环1侧面示意图,两段半环上均设置若干个螺丝孔13,螺丝14穿过两段半环重叠的螺丝孔固定两段半环的相对位置。继续参见图1,半环的另一端各设置一小孔15,所述另一端是指不发生重叠的一端,软管2的两端恰能分别穿过另一端的小孔15与硬环1连接,压强表3和气囊4分别与软管2连通。
软管,气囊,压强表三者相连,通过气囊往软管里打气,扩张软管后增加对皮瓣的压力,压强表则记录过程中的压强,确保压强超过皮瓣内动脉压。
所述软管外面设置一无弹性约束带(图示未画出),在软管套到扩张器上以后,在气囊打气之前,把没有弹性的约束带收紧打结,这样软管扩张后只能向内对扩张皮瓣施加压力,不能向外扩张(为无效扩张,没有弹性的约束带挡住了)。这样提高软管对皮瓣的压力,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4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