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层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5708.1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2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 |
主分类号: | H01G11/22 | 分类号: | H01G11/22;H01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层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层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的多种能源处于即将耗尽的状态,人类必须迫切找到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新能源,目前,太阳能和风能最终主要以电能的形式存储在电能存储装置中,且目前所使用的存储装置绝大多数为蓄电池,然而蓄电池属于化学电池,不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低,而且蓄电池内部含有多种重金属,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是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储能电容”是本世纪使用的一种新型绿色储存电能的装置,然而目前的“储能电容”存在容量小的问题,因此提升“储能电容”的容量是迫在眉睫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储能容量大,环境污染小,同时可通过级联获取更大容量的双电层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双电层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铰接有卡扣,所述电容器本体内部设置有正极化电极和负极化电极,所述正极化电极和负极化电极之间设置有储能介质,所述正极化电极和负极化电极下方分别设置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正极化电极和负极化电极上方分别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上均设置有弹簧,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均通过螺纹螺旋连接有接线帽,所述接线帽上固定设置有接线柱。
作为优选,所述储能介质由氧化铝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的下表面均镀有金属银。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器本体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器本体通过卡扣和卡座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储能容量大,环境污染小,同时可通过级联获取更大容量的双电层电容器,由于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有双层储能介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容器的容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级联的形式更进一步地提升电容器的容量,解决了现有储能电容容量小的缺点,且本实用新型内部不具备重金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使用传统蓄电池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级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所述电容器本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座7和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上铰接有卡扣9,所述电容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正极化电极2和负极化电极3,所述正极化电极2和负极化电极3之间设置有储能介质4,所述正极化电极2和负极化电极3下方分别设置有正极触点5和负极触点6,所述正极化电极2和负极化电极3上方分别设置有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所述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上均设置有弹簧12,所述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均通过螺纹螺旋连接有接线帽13,所述接线帽13上固定设置有接线柱14,所述电容器本体1外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LED灯和指示灯,所述。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储能介质4由氧化铝构成。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正极触点5和负极触点6的下表面均镀有金属银。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电容器本体1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电容器本体1通过卡扣9和卡座7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容器本体1内部设置正极化电极2和负极化电极3,然后通过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与接线柱14连接导线,通过正极触点5和负极触点6与外部电子设备接触通电,采用双层储能介质实现储能容量更加大,供给外部电子设备充分的电源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储能容量大,环境污染小,同时可通过级联获取更大容量的双电层电容器,由于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有双层储能介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容器的容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级联的形式更进一步地提升电容器的容量,解决了现有储能电容容量小的缺点,且本实用新型内部不具备重金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使用传统蓄电池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未经王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5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