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6528.5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备;邵君波;贾海波;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A01K7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栖生物 样品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样品采集器,具体涉及一种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器基本分为拖拽型和沉底型两类。
中国专利文献CN101718637A公开了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抓斗开启、或闭合该箱体底部的开口;锁定装置,抓斗上设置卡件,箱体上设置扣件,该扣件相对于箱体向下或向上移动,该卡件和该扣件卡合或脱开,锁定或解锁抓斗位于箱体两侧的张开状态;闭合装置,钢丝绳的端部固定于一个抓斗上,在同一侧绕过另一个抓斗和箱体,位于箱体上方。该方案底栖生物采集器将底栖样本拾取到采集器内,既能可靠地进行采样,又能精确地采集到设定面积和深度内的底栖贝类样本,有利于保护海底生态环境。
中国专利文献CN203869889U公开了一种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采集栖息在海底表面的底栖生物的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它包括拖网箱,固定锚及设置在船体上的绞车;该绞车包括车架,可转动设置在车架上的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用于驱动第一卷筒转动的第一转动装置,卷绕在第一卷筒上的拖拽绳,用于驱动第二卷筒转动的第二转动装置及卷绕在第二卷筒上的下放绳;第一转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第一卷筒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相连接;第二转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第二卷筒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相连接;拖拽绳的自由端固定在拖网箱上;下放绳的自由端固定在固定锚上,固定锚的锚杆顶部设有导向环,拖拽绳穿过导向环。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采样器存在生物样品采集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人工进行大面积筛选,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型的生物样品采集器,可以大大缩小筛选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器,包括框架和筛网,筛网置于框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呈方形的上架和下架叠合组成,所述下架设有多个横梁,横梁之上设有筛网,所述下架的边角设有一个收集杯,该收集杯包含一个连接头和多层网格装置。
通过收集杯可以将原本大面积的筛网减小为杯口面积;通过上架和下架之间分层设置,可供不同筛孔大小的筛选体系。
所述下架的筛网连接一个振动偏心轮。振动偏心轮的作用是将筛网上的待选样品运动至杯口附近。
所述下架的筛网倾斜设置,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0~30°。倾斜设置有利于样品的筛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集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器包含框架1和筛网2,框架1包括上架11和下架12,下架12四角设有拉手13,底部设有横梁14,收集杯3设置在下架12的边角。
收集杯3设有与筛网2连接的连接头31,连接头31包含两个弧形围挡32,以及把手33,连接头31的底部连接多层网格装置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未经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6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保持肥粒完整的化肥在线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