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道路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6835.3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基业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E0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透水 性能 道路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园道路上,多采用在路旁设置排水沟进行路面排水。当遇到雨天降雨量较小时,可能在路面还不能形成将大的水流流入排水沟内,就会在步行道上形成小水潭,影响行人步行。当遇到雨天降雨量较大时,排水量加大,可能在排水沟上的盖板处形成急流,来不及流入排水沟内,会造成步行道水淹。因此,在如何设计步行道道路铺设上就需要考虑更多的排水、透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既能透水渗水也能进行排水的具有透水性能的道路排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透水地层结构和排水地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地层结构包括第一素土层、级配砂砾层、透水混凝土渗透层、中砂找平层和透水砖;所述第一素土层位于透水地层的最底层,第一素土层上铺有一层土工布后再铺设级配砂砾层;所述级配砂砾层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后再铺设透水混凝土渗透层;所述透水混凝土渗透层上铺设中砂找平层;所述中砂找平层上铺设有透水砖,透水砖砖缝填砂;所述排水地层结构设置在透水地层结构的一侧;所述排水地层结构包括第二素土层、碎石垫层、混凝土排水沟;所述第二素土层位于排水地层的最底层;所述第二素土层上铺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上安装混凝土排水沟;所述混凝土排水沟内设有与排水井相连的连接管,混凝土排水沟的顶面设有与透水砖同一平面层的排水盖板;所述排水盖板通过不锈钢嵌条嵌入透水砖及混凝土排水沟内。
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
1.所述第一素土层和第二素土层的夯实密度≥95%,土基回弹模量EO=30MPa。
2.所述级配砂砾层的厚度为150-180mm。
3.所述透水混凝土渗透层的孔隙率为30-40%。
4.所述中砂找平层的厚度为30-40mm。
5.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100-110mm。
6.所述连接管为UPVC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道路排水结构具有优良的道路排水性能。透水地层结构能够将路面上的积水渗透至各个透水层内,最后流入土壤内与地下水汇合。排水地层结构可以在下雨时或者发生水涝时,及时将地面急流排入排水管内。两个地层结构相互配合,降低了水的渗流时间,提高了排水性能,减少了发生淹水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透水地层结构;2、排水地层结构;3、第一素土层;4、级配砂砾层;5、透水混凝土渗透层;6、中砂找平层;7、透水砖;8、土工布;9、第二素土层;10、碎石垫层;11、混凝土排水沟;12、连接管;13、排水盖板;14、不锈钢嵌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
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透水地层结构1和排水地层结构2,所述透水地层结构1包括第一素土层3、级配砂砾层4、透水混凝土渗透层5、中砂找平层6和透水砖7;所述第一素土层3位于透水地层的最底层,第一素土层3上铺有一层土工布8后再铺设级配砂砾层4;所述级配砂砾层4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8后再铺设透水混凝土渗透层5;所述透水混凝土渗透层5上铺设中砂找平层6;所述中砂找平层6上铺设有透水砖7,透水砖7砖缝填砂;所述排水地层结构2在透水地层结构1的一侧;所述排水地层结构2包括第二素土层9、碎石垫层10、混凝土排水沟11;所述第二素土层9位于排水地层的最底层;所述第二素土层9上铺设有碎石垫层10;所述碎石垫层10上安装混凝土排水沟11;所述混凝土排水沟11内设有与排水井相连的连接管12,混凝土排水沟11的顶面设有与透水砖7同一平面层的排水盖板13;所述排水盖板13通过不锈钢嵌条嵌14入透水砖7及混凝土排水沟11内;所述第一素土层3和第二素土层9的夯实密度≥95%,土基回弹模量EO=30MPa;所述级配砂砾层4的厚度为150-180mm;所述透水混凝土渗透层5的孔隙率为30-40%;所述中砂找平层6的厚度为30-40mm;所述碎石垫层10的厚度为100-110mm;所述连接管12为UPVC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基业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基业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6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制进风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