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塑料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010.5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恩杰;付卫元;李双清;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塑料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进气歧管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它的功用是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在汽车发动机工作时,进气歧管会发出较大的噪声,也是汽车发动机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发动机间歇进气的过程中,进气歧管内间歇性产生负压,间隙性造成进气歧管上表面形变,使进气歧管谐振腔远离歧管端口的顶面的中部局部震动明显,在发动机的全转速范围内容易出现共振和局部呼吸模态。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强车厢隔音技术和材料,对这部分噪声进行隔离。但是这类技术方案并未对进气歧管这一噪声源进行改进,导致降噪声效果较为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歧管其上表面中部的局部震动明显,在发动机的全转速范围内容易出现共振和局部呼吸模态,产生较大噪声的不足,提供了有效降低进气歧管噪声的一种强化塑料进气歧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塑料进气歧管,包括支管壳体和谐振腔壳体,谐振腔壳体顶面的壳体壁厚度由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加,且在谐振腔壳体顶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以蜂窝形结构分布的六边形的凹陷,所述凹陷构成的蜂窝形结构表面铺设有吸音垫,所述吸音垫朝向谐振腔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配合蜂窝形结构的六边形凸台,沿相邻凸台的间隔设置有褶皱,所述凸台顶面相对吸音垫表面的高度小于凹陷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中谐振腔壳体顶面的厚度由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加的结构以及谐振腔壳体外表面的凹陷结构,增加了谐振腔顶面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进气歧管壳体在该处的呼吸模态,避免在发动机全转速范围内出现共振现象,以此从根源上降低进气歧管噪声。铺设在蜂窝形结构表面的吸音垫进一步增强了针对谐振腔壳体顶部的降噪效果。凸台不仅增加了吸音垫和蜂窝形结构的配合牢固度,而且增加了吸音垫在蜂窝形结构内部的局部厚度,有针对性地加强针对这部分的吸音降噪效果。褶皱增强吸音垫在凸台边缘具有一点的局部拉伸形变性能,且凸台顶面和谐振腔壳体表面留有间隙,保证进气歧管工作时,吸音垫不受谐振腔壳体震动以及微量形变的干扰始终保持贴合凹陷,同时改变局部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共振现象,保证吸音降噪效果。
作为优选,谐振腔壳体顶面中部的厚度为边缘厚度的1.5~2倍。
作为优选,凹陷六边形结构宽度为凹陷深度的2.5~3.5倍。
作为优选,吸音垫使用丁基橡胶材料。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提高谐振腔壳体的局部呼吸模态;(2)吸音垫吸音降噪;(3)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共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管壳体和谐振腔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支管壳体;2谐振腔壳体;3凹陷;4吸音垫;5凸台;6褶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布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塑料进气歧管包括支管壳体1和谐振腔壳体2。
谐振腔壳体2顶面的壳体壁厚度由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加,谐振腔壳体2顶面中部的厚度为边缘厚度的1.5倍。
谐振腔壳体2顶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以蜂窝形结构分布的六边形的凹陷3,凹陷3六边形结构宽度为凹陷3深度的3倍。
谐振腔壳体2顶面的厚度由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加的结构以及谐振腔壳体2外表面的凹陷3结构,增加了谐振腔顶面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进气歧管壳体在该处的呼吸模态,避免在发动机全转速范围内出现共振现象,以此从根源上降低进气歧管噪声。
凹陷3构成的蜂窝形结构表面铺设有吸音垫4,吸音垫4使用丁基橡胶材料。所述吸音垫4朝向谐振腔壳体2的一侧面设置有配合蜂窝形结构的六边形凸台5,沿相邻凸台5的间隔设置有褶皱6,所述凸台5顶面相对吸音垫4表面的高度小于凹陷3的深度。
铺设在蜂窝形结构表面的吸音垫4进一步增强了针对谐振腔壳体2顶部的降噪效果。凸台5不仅增加了吸音垫4和蜂窝形结构的配合牢固度,而且增加了吸音垫4在蜂窝形结构内部的局部厚度,有针对性地加强针对这部分的吸音降噪效果。褶皱6增强吸音垫4在凸台5边缘具有一点的局部拉伸形变性能,且凸台5顶面和谐振腔壳体2表面留有间隙,保证进气歧管工作时,吸音垫4不受谐振腔壳体2震动以及微量形变的干扰始终保持贴合凹陷3,同时改变局部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共振现象,保证吸音降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柴油机进气弯管
- 下一篇:单片机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燃油预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