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233.1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玥萌;刘武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玥萌 |
主分类号: | B01D15/10 | 分类号: | B01D15/10;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自动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用于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前处理手段,用于消除干扰或富集待测组分,其过程就是按一定顺序以不同的液体淋洗固相萃取柱。淋洗时,液体的驱动力可通过3种方式实现:<1>正压推进;<2>负压抽吸;<3>离心驱动。其中前两种方式都已实现了自动化,但普遍面临3个较大的问题:<1>要提供较大的正压和负压,从技术上成本较高,由于考虑到性价比的原因,通常正压和负压都不大,致使单次处理速度较慢;<2>由于大多使用串行处理方式,所以组合后速度不会提高;<3>正压或负压方式很难控制液面位置,往往会使固相萃取柱干涸,造成分析结果的严重偏差。而采用离心驱动方式时,由于淋洗速度与离心转速直接相关,所以很容易通过提高离心转速来提高淋洗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单次处理速度。但由于离心驱动方式为典型的间断式处理,需要将液体间断的加入萃取柱中,很难实现连续,迄今未知还未有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见于报道,自然也没能解决后两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用于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离心机0,所述离心机0的主轴01上设有沿主轴轴向排列的第一横轴02、第二横轴03和第三横轴04;所述第一横轴02上连接一储液管2,所述第二横轴03上连接一固相萃取柱3,所述第三横轴04上连接一液体导出管4;所述储液管2的出液管22通过管线与所述固相萃取柱3的进液管31连接,所述固相萃取柱3的出液毛细管32通过毛细管与所述液体导出管4的进液毛细管41连接;所述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42与一液体接收管5的入口对齐,所述储液管2的进液口21与一注液管1的出液毛细管13对齐;所述固相萃取柱3包括一填料上筛板33;所述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到所述主轴01的距离与所述填料上筛板33到所述主轴01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与所述填料上筛板33相对所述主轴01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管1包括一放液控制口11和一注液输入管12。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输入管12与一自动加液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导出管4内设有一液体隔板4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轴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横轴03、第三横轴04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接收管5与一自动液体转移装置连接。
本装置结构见图1,图中0为离心机,01为离心机主转轴,02、03、04为联接离心机主转轴不同装置的横轴。图中1为注液管,2为储液管,3为固相萃取柱,4为液体导出管,5为液体接收管。其中储液管2、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分别通过横轴02、03、04与离心机0主转轴01相连,并且储液管2在空间上比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更靠近主转轴。在处理过程中在主轴的带动下旋转;注液管1、液体接收管5两个部件固定在离心机之外,在离心机停转时,注液管1的出液毛细管13与储液管2的进液口21上下对齐;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42和液体接收管5上下对齐。
其基本原理在于:在该装置内包含动部件和静部件两部分,动部件是指在离心时由离心机主轴01带动旋转的部件,包括储液管02,固相萃取柱03,液体导出管04;静部件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随离心机主轴01旋转的部件,包括注液管1和液体接收管5。在静部件注液管1和动部件固相萃取柱3之间设立了一个液体缓冲的动部件:储液管2,来实现淋洗液体自动导入固相萃取柱3。在动部件固相萃取柱3和静部件液体接收管5和之间设立了一个液体缓冲的动部件:液体导出管4,来实现固相萃取柱3洗出液体的自动导出。
整个装置的运行步骤如下:
<1>待处理的样品溶液在静止状态下加入注液管1,此时由于注液管1出口毛细管13的毛细力液体不会流出;
<2>对注液管1通过放液控制口11施加一个压力,驱动液体克服毛细力注入储液管2和与之相连的固相萃取柱3,由于固相萃取柱3的阻力,液体不会流过固相萃取柱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玥萌,未经刘玥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油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水洗提取杜仲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