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的螺栓及具有它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285.9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3/00 | 分类号: | F16B23/00;F16B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螺栓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螺栓及具有该螺栓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代发动机零部件紧固中,由于紧固件安装空间的限制,最常用的为采用外六角头紧固的方式,同时也有采用内六角头紧固的方式。内燃机上数量最多的就是紧固件,不同形式的紧固件结构,势必增加紧固工具的种类和采购费用,而且也不利于安装工人的操作。
发动机零部件装配螺栓种类越多,将增加装配所用工具的种类和采购费用,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如果六角头螺栓和内十二花螺栓在松开或紧固过程中出现螺栓头部滑扣,该螺栓就只能报废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螺栓,可以降低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螺栓的发动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包括螺栓杆部和螺栓头部。所述螺栓杆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面上设有螺纹;所述螺栓头部设在所述螺栓杆部的端部,所述螺栓头部的远离所述螺栓杆部的端面上形成有沿所述螺栓杆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配合孔,所述螺栓头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配合孔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在沿所述螺栓杆部的轴线方向布置的不同尺寸的多个扳手配合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集成多种螺栓头部的结构特点,既减少螺栓装配时的工具种类,同时,该方案可以解决当通过工具与螺栓头部外周面接触拆卸螺栓出现滑丝时,可以通过配合孔紧固或松开螺栓;反之亦然,因此可以降低螺栓使用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螺栓头部的外周面呈适于与扳手配合的多边形柱面形状。
所述螺栓头部的外周面呈中心位于所述螺栓杆部轴线上的正六边形柱面形状或正十二边形柱面形状。
所述配合孔的内周面被构造成在沿所述螺栓杆部的轴线方向上布置的第一柱面和第二柱面,所述第一柱面邻近所述螺栓头部远离所述螺栓杆部的平面,且所述第一柱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柱面的尺寸。
所述第一柱面和所述第二柱面分别为中心位于所述螺栓杆部的轴线上的正多边形柱面。
所述配合孔为通过冷墩形成的孔状。
所述螺栓还包括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形成在所述螺栓杆部与所述螺栓头部之间,且所述限位凸缘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螺栓头部的外周的尺寸。
所述限位凸缘为圆形,且所述限位凸缘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螺栓头部沿所述限位凸缘的径向的最大尺寸。
所述螺栓为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中至少一部分零件之间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紧固。由此,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固定发动机上的零件,可以降低装配或拆卸发动机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而且还提高了两种拆卸或紧固螺栓的方法,可以减小螺栓头部出现滑丝现象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螺栓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截面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螺栓1,螺栓杆部11,螺栓头部12,配合孔101,限位凸缘13,螺栓头部12的外周面102,配合孔101的内周面103,第一柱面104,第二柱面105,螺栓杆部11的轴线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