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注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318.X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2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巴燕;李彩风;徐登霆;汪卫东;曹嫣镔;宋永亭;曹功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物理 模拟 实验 注入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注入装置。
二、背景技术
微生物驱油是通过注水井向油藏注入经筛选的驱油功能菌和/或激活剂,利用驱油功能菌的生物活动或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多糖、有机酸、有机溶剂和生物气等)在油藏中与岩石、流体作用,改善流体渗流特征,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因此,通过有效地物理模拟手段,对微生物驱油的过程进行模拟是实现微生物驱油现场应用的前提。
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是指在模拟试验区块油藏条件下(孔渗饱参数、温度、压力和矿化度等),进行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以及激活效果和驱油效果评价的实验,为微生物驱油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注入泵、中间容器、岩心管、出口计量装置和恒温箱。存在的问题:(1)用于注入地层水、原油、激活剂和/或菌液的中间容器放置在恒温箱中,每次更换新的地层水、原油、激活剂和/或菌液时需要将其拆卸、搬动、顶替中间活塞、装液、安装,在此过程中由于中间容器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延长了中间容器后续加热的时间,且对注入的功能菌和/或激活剂产生影响;(2)出口计量装置采用量筒人工计量油水量,因此,不仅计量结果误差大,且收集不到气体,只能收集到油水混合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注入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结果计量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且能有效缩短实验所需时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注入装置,包括注入动力部分、注入容器部分、模型本体部分、计量检测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的注入动力部分由储液瓶、注入泵和过滤器组成;所述的模型本体部分由模型管、恒温箱、压力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组成,模型管安装在恒温箱内,压力检测装置与模型管相连接,温度检测装置与恒温箱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部分控制恒温箱的温度和模型管内部的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容器部分由中间容器本体、支架、保温层和温控装置组成,中间容器本体安装在保温层内,中间容器本体和保温层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检测计量部分由气体收集装置、油气水分离器、原油收集装置和产出水收集装置组成,油气水分离器与模型管出口相连接,气体收集装置安装在油气水分离器的顶部,产出水收集装置安装在油气水分离器底部。
其中,所述的储液瓶容积为5L~10L,所述的注入泵耐压30MPa,量程为0ml/min~10ml/min,所述的恒温箱温控范围为0℃~120℃。
所述的中间容器本体耐压20MPa,容积为0.5L~1L,所述的原油收集装置的入口安装在油气水分离器侧壁离底部1/3~1/2位置处,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顶部设有压力表,压力表量程0MPa~16MPa。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实验时间;
3、不仅能收集到模型本体产出的生物气,还能收集到分离后的原油和产出水。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一种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注入装置,包括注入动力部分1、注入容器部分2、模型本体部分3、计量检测部分4、控制部分5组成,所述的注入动力部分1由储液瓶11、注入泵12和过滤器13组成;所述的模型本体部分3由模型管31、恒温箱32、压力检测装置33、温度检测装置34组成,模型管31安装在恒温箱32内,压力检测装置33与模型管31相连接,温度检测装置34与恒温箱32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部分5控制恒温箱32的温度和模型管31内部的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容器部分2由中间容器本体21、支架22、保温层23和温控装置24组成,中间容器本体21安装在保温层23内,中间容器本体21和保温层23安装在支架22上;所述的检测计量部分4由油气水分离器41、气体收集装置42、原油收集装置43和产出水收集装置44组成,油气水分离器41与模型管31出口相连接,气体收集装置42安装在油气水分离器41的顶部,产出水收集装置44安装在油气水分离器41底部。
其中,储液瓶11容积为5L~10L,注入泵12耐压30MPa,量程为0ml/min~10ml/min,恒温箱32温控范围为0℃~120℃。
中间容器本体21耐压20MPa,容积为0.5L~1L,原油收集装置43的入口安装在油气水分离器41侧壁离底部1/3~1/2位置处,气体收集装置42顶部设有压力表45,压力表量程0MPa~1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