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力墙保护层定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922.2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伟;张顺友;王贵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梁展湖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力 保护层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保护层定位件。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型体,剪力墙是由钢筋骨架外设立模板,然后灌入混凝土浇筑而成。依照建筑规范要求确定好墙体的总厚度后,在钢筋骨架外支设模板,并使模板距每侧钢筋的间距均等,然后在模板内灌注混凝土,等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拆模即可。然而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模板内的钢筋在混凝土灌注的作用力下,横向钢筋偏移,混凝土硬化后造成钢筋外露,影响剪力墙保护层厚度,剪力墙保护层厚度过小容易造成保护层脱落,使钢筋直接裸露在外,发生锈蚀,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考虑设计了一种剪力墙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中,采用了一个横向设置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钢筋定位装置,钢筋定位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支撑杆端部位置的安装块和一个沿支撑杆轴向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段,安装块下方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用于卡接钢筋的卡接凸起用于实现对钢筋的固定。这样就限制了钢筋相互之间的位置,防止在灌注时钢筋偏移,进而可以较好地确保保护层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但其中钢筋定位装置的具体结构需要怎样设计,才能够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以及能够适应不同剪力墙钢筋的直径进行调节等效果,就成为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集钢筋定位和钢筋直径调节为一体的剪力墙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定位件,包括钢筋定位装置,钢筋定位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支撑杆端部位置的安装块,安装块下方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用于卡接钢筋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包括T型头螺栓和卡条,所述安装块上沿支撑杆轴向方向还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头螺栓的螺栓头挂接在所述T型滑槽内且与T型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卡条顶部设有与T型头螺栓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螺孔的长度大于所述T型头螺栓螺纹段伸出T型滑槽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施工设计剪力墙保护层的厚度要求,设置相应长度的限位段,再利用安装块上的卡接凸起,根据剪力墙钢筋的直径,拧松卡条,移动T型头螺栓,使2个卡条之间的距离满足钢筋直径的要求,再拧紧卡条,在T型头螺栓与卡条之间作用力的作用下,使T型头螺栓固定在T型滑槽内无法移动,将钢筋卡死,最后再钢筋架外架设模板,利用限位段外端面抵住模板内表面,最后进行混凝土灌注。不仅对剪力墙两侧钢筋定位效果显著,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调节,使用的范围更广。
作为优化,所述T型滑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T型头螺栓的螺栓头连接。将钢筋放入到两卡条之间使,T型头螺栓在弹簧收缩的作用力下,使卡条自动将钢筋卡紧,再拧紧卡条即可,提高了效率,是操作更简便。
作为优化,所述卡条为轴向直径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增大的圆台卡条。混凝土在灌注时,自下往上升,可能会把卡条顶出钢筋的位置,钢筋也会随之偏移,圆台卡条能更好的卡住钢筋,防止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剪力墙两侧钢筋定位效果显著,并且使施工安装方便,可以根据不同钢筋直径进行相应的调节,适用性广,还确保了剪力墙保护层的厚度,达到施工要求规范,避免了保护层过薄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和钢筋裸露锈蚀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墙面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