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0802.6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广融紧固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射钉弹 规格 检测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钉紧固器材行业的射钉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射钉弹广泛应用于建造安装、工程施工等领域,对于推动建筑业和工程技术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射钉弹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工艺复杂,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射钉弹对射钉弹里边的发射药及底药含量有着不同要求,因此,市场上使用的射钉弹存在诸多规格。为便于使用,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不同规格必须印制不同标记,便于区分。在工业生产中,不同规格的区别标记大多印制在射钉弹底部,在产品出厂前,工人需要对射钉弹的规格逐一检测,以保证产品规格的一致性。
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对于射钉弹规格的检测主要出现在装夹前。由于现有的用于射钉弹生产的导板底部均是实体的非透明结构,在进行射钉弹规格检测时,需要将射钉弹倾倒在操作台上,逐一检测,然后装夹,此种检测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下。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作量大,大多企业均是采用抽检,往往导致部分产品规格不统一,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除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检测外,也有企业为避免不同规格的产品出现混淆,对于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分期生产,此种生产方式,必须在前一规格产品生产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规格产品生产,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规模化生产,而如果新开生产线,则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分析,设计一种可在线检测不同规格射钉弹的模板,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射钉弹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导板底部均为非透明的实体结构,使得在射钉弹规格检测时,需要倾倒于操作台上逐一人工检测,致使工作量大,人工成本提高,若采用不同规格产品分期生产,则影响整体生产效率,若采用抽检的方式检测产品规格则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实现设定规格的在线检测,提供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导板(1)和盖板(2),所述底导板(1)上设置有第一手柄(11)、挡板(12)和容纳腔(13),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第二手柄(21)、卡位槽(22)和缓冲机构(23);所述容纳腔(13)底部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结构;所述缓冲机构(23)为片状尼龙层。
进一步,所述挡板(12)高度低于射钉弹(3)的竖直高度。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23)设置于卡位槽(22)底部中心位置。
进一步,所述卡位槽(22)与容纳腔(13)数量相一致。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23)与卡位槽(22)数量相一致。
进一步,所述卡位槽(22)与容纳腔(13)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主体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底导板(1)和盖板(2)组成,底导板(1)上设置有第一手柄(11)、挡板(12)和容纳腔(13),容纳腔(13)底部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结构,在使用时,将射钉弹装于容纳腔(13)中,通过盖板(2)将射钉弹压紧,然后将整个装置倒置或升高,由于容纳腔(13)底部透明结构,透过容纳腔(13)底部即可看到射钉弹底部的标识,对射钉弹进行规格检测,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盖板(2)上设置有第二手柄(21)、卡位槽(22)和缓冲机构(23),缓冲机构(23)为片状尼龙层,此种设计结构在运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射钉弹规格检测时,避免底导板(1)和盖板(2)夹紧时,金属材质对射钉弹顶部(31)的撞击,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射钉弹规格检测的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导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射钉弹规格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射钉弹结构图。
图6为I型射钉弹底部标识示意图。
图7为II型射钉弹底部标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图4、图5、图6及图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广融紧固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广融紧固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0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