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101.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用的小型净水设备是由90年代上海市政院设计为基础的一体化成套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浊度500NTU以下的原水,出水水质在3NTU以下,在很多小型水处理项目中进行了应用。产品型式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但是始终存在以下问题:出水浊度已不能满足新国标的要求,目前新国标要求为1NTU以下;在水量水质变化不均匀的供水工程中处理效果不佳;在处理水量1000吨/天以上的水量时,占地过大,设备运输及安装较为困难;絮凝段设置在沉淀区底部,絮凝反应效果不好,人员也不易对其进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水水质好、结构合理的净水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设备,包括絮凝反应区、沉淀区,絮凝反应区下部与沉淀区下部相连通,絮凝反应区底部、沉淀区底部均设有排泥阀,沉淀区上部连接设有集水堰,集水堰通过水封、水封管连接于过滤器进水端,过滤器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于滤池,过滤器进水端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过滤器出水端设有第三阀门,第一阀门设于水封管上,第二阀门连接有排水管,且第二阀门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水管,第三阀门设于出水管上,集水堰内设有液位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液位计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控制系统设有时间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是:集水堰设置为多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集水堰均设有水封、水封管、过滤器、出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液位计。
进一步的是:沉淀区中部设有斜管。
进一步的是:絮凝反应区中部设有隔板和折板,折板形成S形通道。
进一步的是:沉淀区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设有溢流槽,溢流槽连接于集水堰。
进一步的是:水封管设有放空阀。
进一步的是:排泥阀为液动排泥阀,排泥阀连接有电磁四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水封及水封管连接至过滤器,由水封进水取代了无阀滤池的配水箱,水封进水口设置在沉淀区顶部的集水堰,而沉淀区与滤池可分体,这样就可降低滤池高度。另外水封同时起过滤作用,提高出水水质,在过滤器还设有反冲洗系统,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沉淀区中部采用斜管填充,可提高液面负荷,降低沉淀区占地面积,在絮凝反应区中部设有隔板和折板,提高絮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中标记:絮凝反应区1、隔板11、折板12、沉淀区2、斜管21、溢流口22、溢流槽23、排泥阀3、集水堰4、液位计41、水封5、水封管6、放空阀61、过滤器7、第一阀门71、第二阀门72、第三阀门73、排水管74、出水管8、滤池9、控制系统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絮凝反应区1、沉淀区2,絮凝反应区1下部与沉淀区2下部相连通,絮凝反应区1底部、沉淀区2底部均设有排泥阀3,沉淀区2上部连接设有集水堰4,集水堰4通过水封5、水封管6连接于过滤器7进水端,过滤器7出水端通过出水管8连接于滤池9,过滤器7进水端设有第一阀门71、第二阀门72,过滤器7出水端设有第三阀门73,第一阀门71设于水封管6上,第二阀门72连接有排水管74,且第二阀门72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水管8,第三阀门73设于出水管8上,集水堰4内设有液位计41,第一阀门71、第二阀门72、第三阀门73、液位计41均与控制系统10电气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原水通过自流或提升泵提升至絮凝反应区1上部,经絮凝反应后从下部流入沉淀区2,再经沉淀区2上部流入集水堰4中,经絮凝沉淀后,去除原水中的绝大部分悬浮物,集水堰4中为低浊度的原水,集水堰4通过水封5、水封管6连接于过滤器7,经过滤处理后,出水管8出清水至滤池9。由于采用水封5及水封管6连接至过滤器7,由水封进水取代了无阀滤池的配水箱,水封进水口设置在沉淀区2顶部的集水堰4,而沉淀区2与滤池9可分体,这样就可降低滤池高度,从6.4m降低到3.5m左右。另外水封5同时起过滤作用,提高出水水质,在过滤器7还设有反冲洗系统,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置式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铁炭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