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软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601.8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国鹏;戴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妙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软管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连接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PVC软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中的球门架,如足球门架、水球门架等的门柱及横梁一般用木材、轻金属或综合材料制成,但这种球门不容易安装拆卸和存储运输,而且在比赛或训练中,球员会不可避免地与球门发生碰撞,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球门架多为硬质结构,易使球员身体遭受较大伤害,故对此球门架材质进行改进,目前球门架材质可采用塑料管材,也可采用PVC软管的充气式球门架,其中PVC软管的充气式球门架因接口处的连接装置复杂、气密性不足、密封性不强等原因而导致其适用范围有限,针对其不足之处,对连接装置进行相应改进,使其广泛适用于PVC软管的充气式球门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软管连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管连接装置密封性不强、实施工艺复杂、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PVC软管连接装置,包括内支撑圈、软管和外压圈,所述内支撑圈设置在软管内部,所述外压圈设置在软管外部,紧密压制软管,使软管能够与内支撑圈紧密贴合,所述内支撑圈表面沿横轴方向依次设置有阻挡板、槽型凹部、沿竖轴向上指的凸齿,所述内支撑圈内部中心设有圆孔,沿圆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架,所述外压圈的内部沿横轴方向依次设置有凸部、沿竖轴向下指的反向凸齿。
所述软管为PVC软管。
所述内支撑圈为圆柱形。
所述支撑架截面为梯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内支撑圈为一整体。
所述外压圈材质采用可膨胀材料。
所述内支撑圈表面的槽型凹部的深度和长度与所述外压圈内部的凸部相一致。
所述内支撑圈表面的凸齿与所述外压圈内部的反向凸齿相咬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机械力压紧外压圈,使软管卡附在内支撑圈和外压圈之间时,外压圈对内支撑圈产生较大的径向压力,由于内支撑圈内部设有若干支撑架,且支撑架与内支撑圈为一整体,可有效地将径向压力均匀传递至各支撑架上,将单一的受力点扩展为大范围的受力面,降低了内支撑圈表面所受的压强,防止了内支撑圈因压力而产生变形,进而避免了内支撑圈和软管之间产生间隙,造成气体的泄漏,同时也避免了内支撑圈变形损坏的现象;
2、当外压圈套接在软管表面,软管套接在内支撑圈表面时,通过机械力压紧外压圈,使外压圈产生径向压力,进而使外压圈的凸部与内支撑圈的槽型凹部相咬合,同时外压圈的反向凸齿与内支撑圈的凸齿相咬合,防止了软管从连接件处滑落,增强了密封性能;
3、由于外压圈采用可膨胀材料,其具有高可塑性,当受到机械力的挤压时,外压圈发生膨胀,对内支撑圈产生径向压力,便于软管与内支撑圈的紧密连接,且由于外压圈材质的特性,其净直径可根据软管的厚度而进行调整,可匹配不同壁厚的PVC软管,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4、本实用新型实用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于连接装置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圈的剖视图。
图中:1、内支撑圈;2、软管;3、外压圈;4、支撑架;11、阻挡板;12、槽型凹部;13、凸齿;31、凸部;32、反向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PVC软管连接装置,包括内支撑圈1、软管2和外压圈3,所述内支撑圈1放置在软管2内部,所述外压圈3设置在软管2外部,紧密压制软管2,使软管2能够与内支撑圈1紧密贴合,所述内支撑圈1表面沿横轴方向依次设置有阻挡板11、槽型凹部12、沿竖轴向上指的凸齿13,所述内支撑圈1内部中心设有圆孔,沿圆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架4,所述外压圈3的内部沿横轴方向依次设置有凸部31、沿竖轴向下指的反向凸齿32。
内支撑圈1套入软管2内,软管2套入外压圈3内,通过外力压制使外压圈3向内支撑圈1轴线方向延伸直至阻挡板11处,内支撑圈通过透过软管向外挤压外压圈3,使其在径向方向上发生形变,进而使内支撑圈1表面的槽型凹部12与外压圈3内部的凸部31相咬合,内支撑圈1内部的凸齿13与外压圈3内部的反向凸齿32相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妙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妙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堵式180°弯头
- 下一篇:一种GIS单阀门带电充气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