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距自由可调的多管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687.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沈燕辉;赵行阳;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37 | 分类号: | F16L3/237;F16L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距 自由 可调 多管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管线固定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间距自由可调的多管卡。
背景技术
塑料制的两管卡或多管卡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种管路和线束的布置中,由于管路和线束的布置走向经常变换,管路或线束的间距常常会随之变化,这时管卡上各管卡单元的中心距也必须调整,而目前常见的多管卡的各管卡单元中心距是固定不可变的,这样就必须重新开发管卡,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路或线束的间距变动范围很大,如果针对每一个间距值都单独开发一种多管卡,势必会造成产品种类多,管理不便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成本失控。公开号为CN103672174A的发明于2014年3月26日公开了一种易组合的管卡,包括卡环、收紧箍和互连装置,互连装置设于卡环上,互连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卡板,卡板的间距与卡板厚度适配,卡板上设有卡销和卡销孔,卡销和卡销孔尺寸适配。管卡单体自身同时具备了插接配合所需的两种配合结构,因此同一种类的管卡单体相互间即可组合成多管体,生产时只需用到管卡单体的模具就能得到单管卡和多管卡等多种多样的最终产品,大大减少了模具和零部件种类,相应节约了开模费用和模具、零部件管理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使用时可以根据管线方位转动各单体,调节各单体相对位置,更好地满足固定管线的需要。但该发明是通过多个管卡单体的组合连接来实现对数量较多管线的固定,管卡单体间的距离不能灵活调整,一旦遇到车体内某部位原本平行的管线改变原有走向而间距改变,该发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并正常发挥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的多管卡上的各管卡单元中心距固定不可变,无法适应布设路线不固定的管线固定的需要,为克服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改变各管卡单元中心距,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管线布设需要的间距自由可调的多管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距自由可调的多管卡,包括至少两个管卡单元,管卡单元间通过轴孔连接结构连接,轴孔连接结构包括插接轴和轴管套,插接轴和轴管套分别固设于相邻的两个管卡单元上,插接轴插接在轴管套中,管卡单元间还设有间距锁定结构。通过插接轴和轴管套的配合,相邻管卡单元间形成插接,再通过间距锁定结构使相邻管卡单元保持一固定间距,相邻管卡单元形成固定的位置关系。如果所固定的一组多根管线因避让某车体部件或结构而要分路绕行,管卡单元间距也因此需要调整,这时可解除间距锁定结构的锁定,使插接轴在轴管套中轴向移动,移到新的位置后重新锁紧间距锁定结构,即可改变相邻管卡单元中心距,各管卡单元仍可分别对应固定该组管线中的不同管线。
作为优选,所述间距锁定结构包括螺纹孔和压紧螺钉,螺纹孔贯穿轴管套,压紧螺钉匹配设置于螺纹孔中。压紧螺钉旋紧时进入轴管套,对插接轴径向施加压力,在插接轴与轴管套间生成较强摩擦力,利于插接轴与轴管套间保持相对位置固定。此种间距锁定结构较为简单,易加工易操作。
作为优选,压紧螺钉的螺钉头呈六棱柱形。六棱柱形的螺钉头不易打滑,易于扭矩传递,在旋拧初期可以直接用手操作,提高操作效率。
作为优选,插接轴和轴管套过盈配合。插接轴和轴管套过盈配合可进一步提高插接轴和轴管套间的摩擦,在管卡单元中心距调整结束后能确保管卡单元间有足够连接强度,提高管卡紧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更好地适应管线布设需要。本实用新型可随管线间距变化而灵活调整管卡单元中心距,从而增强多管卡在复杂的车内空间下对管线的固定效果。
便于成本管控。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一种产品适用多种管线间距的布设而无需开发多种规格的产品模具,减少开模数量,也方便了采购、库存等方面的管理,因而可有效控制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部件拆解示意图。
图中,1-管卡单元,2-插接轴,3-轴管套,4-螺纹孔,5-压紧螺钉,6-径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管路组合式管夹
- 下一篇:可调式卡框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