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轴抛丸夹取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2201.9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5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万春;高思勇;张文强;陈仁松;赵平;高飞;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14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取工装,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半轴抛丸夹取工装。
背景技术
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抛丸顾名思义是为了去除表面氧化皮等杂质提高外观质量,抛丸强化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60-110m/s)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在循环性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1、显微组织结构发生改性;2、非均匀的塑变外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内表层生产残余拉应力;3、外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抛丸可提高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阻止疲劳失效,提高疲劳寿命。
半轴也叫驱动轴,半轴是变速箱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轴,其内外端各有一个万向节,分别通过万向节上的花键与减速器齿轮及轮毂轴承内圈连接。半轴是驱动桥传递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发动机转矩便是通过它推动车轮使机车前进,而当机车改变速度以及遇到道路颠簸时,它还要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冲击,因此,要求其具有高抗弯曲扭矩和抗疲劳性能,且要具有足够韧性。半轴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半轴的外表面进行抛丸处理,来提高半轴的疲劳断裂抗力,阻止疲劳失效,提高疲劳寿命。现有技术中对半轴的抛丸处理过程中,半轴与吊钩通过铁链连接,每次限载10个半轴,来提高半轴的表面质量。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轴抛丸夹取工装,该夹取工装一次可装载多个半轴,同时能提高半轴的抛丸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低,满足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轴抛丸夹取工装,包括:吊起件、立柱和多个夹取单元,吊起件与立柱同轴活动连接,夹取单元围绕吊起件的中心径向设置在吊起件上,每个夹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条,相邻两个固定条形成一安放槽,半轴安放在每个夹取单元的安放槽内。
优选地,设置在吊起件上的每两个夹取单元不在同一平面上,换句话说,吊起件上的夹取单元的安装高度不一致。
优选地,半轴抛丸夹取工装包括四个夹取单元,夹取单元呈90度夹角安装在吊起件上。
优选地,每个夹取单元中的固定条进一步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吊起件上,固定端径向延伸形成自由端。
更优选地,自由端的末端向上方延伸,这样防止在吊起件旋转过程中半轴从固定条上脱落。
更优选地,每个夹取单元包括4个固定条,4个固定条形成3个安放槽,半轴依次安放在安放槽内。
优选地,吊起件进一步包括吊环、定位盘和旋转轴,吊环和旋转轴同轴心分别设置在定位盘的两端面上,夹取单元围绕吊起件的中心设置在定位盘上,在吊起件与立柱同轴活动连接时,旋转轴与立体连接。
优选地,固定条沿径向设置在定位盘上,相邻两个固定条形成安放槽的大小是渐变的。
更优选地,安放槽的最大间距小于半轴的最大直径。
优选地,立柱包括固定轴和转盘,转盘设置在固定轴的端部,转盘内设有轴承,当吊起件与立柱同轴活动连接时,旋转轴套接在转盘内的轴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轴抛丸夹取工装,该夹取工装设置多个夹取单元,每个夹取单元可夹取多个半轴,同时又不影响整个夹取工装的旋转功能,方便吊起和存放半轴,提高半轴的抛丸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低,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抛丸夹取工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抛丸夹取工装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抛丸夹取工装的优选实施方式,该半轴抛丸夹取工装可夹取多个半轴,又不影响整个夹取工装的旋转功能,方便吊起和存放半轴,提高半轴的抛丸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低,满足生产需求。如图1至图2所示,该半轴抛丸夹取工装包括吊起件1、立柱2和多个夹取单元3,吊起件1与立柱2同轴活动连接,夹取单元3围绕吊起件1的中心径向设置在吊起件1上,通过夹取单元3一次夹取多个半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2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气缸驱动到位夹紧机构
- 下一篇:带钢抛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