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静脉输液摆药分置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2736.6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慧;何凌玥;张行涛;罗莉;黄卫东;柳锋;程学斌;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慧;何凌玥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静脉 输液 摆药分置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可拆卸静脉输液摆药分置盒。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用品的不但更新,软包装液体因其不含增塑剂、易于运输、易于灭菌、环保等诸多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但因其为软袋,摆放时不能直立于台面,平放时占用面积较大,而加入其中的药物还需摆放在其旁,且相邻病人间的药物没有明显的界限,另外由于输液病人多,无法同时摆放需要输入的药液,造成混乱局面,这样就很容易将药品和输液瓶摆乱,在核对、加药及移动位置时,极易造成药品混淆或小支针剂滑落地面将药物损坏;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严重时还会因摆错药导致药物配制错误。因此如何正确摆药是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出现差错事故的第一关,其中选择合适的摆药用具及方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加强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针对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特设计了一种可调节的可拆卸式静脉输液摆药分置盒用于摆药,经临床使用1年余效果满意,其结构包括输液牌、撑杆、分置盒主体、小药盒、隔板、标识牌;所述分置盒主体由一个长方形底面以及4个侧壁构成,其底面有镂空雪花纹,侧面有通孔;所述侧壁上端围成的长方形面大于底面且有向外的水平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两个长边上有对称、密集且排列均匀的插孔,两个短边中间各有一个插孔;所述隔板包括隔板面和插销,所述隔板面与所述分置盒主体的一个纵剖面一致,所述插销固定于所述隔板面上端的两边;所述小药盒包括药盒主体和插销,所述药盒主体底面面积小于上端围成面的面积,且均为长方形,所述小药盒底面有镂空花纹侧壁有通孔,所述插销固定于所述药盒主体上端的两短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分置盒主体底面短边所对应的两个侧面均有块状突出,所述块状突出上有插孔,可用于插入撑杆;所述标识牌背面有挂钩,可通过挂钩插入所述另一个块状突出上的插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的插销、小药盒上的插销、标识牌的挂钩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其余结构均为塑料材质,两种材质的连接部分采用强力胶粘合;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长度小于所述分置盒主体内侧底面的对角线长。
使用方法:将盒体竖放于操作台,核对输液单后,按液体组数及所需配制药物的数量插入活动隔板于盒体两侧的插孔上,并调节活动隔板间距,每格选择大小适中的药盒插入,根据医嘱、病人病情及相关药物的要求合理无误地将各组液体及药物按先后顺序摆放在相应的分置盒及药盒内。将打印好床号药品信息的瓶贴与液体标识平行贴于液体袋背面上,液体袋头朝上,便于液体查对及拿放,将双联输液单中的一联夹于撑杆挂钩上的输液牌上,床号牌挂于盒体近侧的插孔,配药前核对液体及加入的该组药物,无误后配药。配药后的空安瓶置于原药盒,以备核对追溯。
有益效果:1、此分置盒本体采用普通塑料一次铸造完成,下窄上宽,两端均开有撑杆插入孔,不分前后,上表面开的定位孔密度较大,可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需求,当药物需求大时,可以插入少数隔板,当药物需求小时,可以插入大量隔板,当不工作时,一个盒体可以插入很多隔板,便于存放;同时,下窄上宽的设计,既有利于盒体的开模生产过程,也为药盒不工作时叠加存放提供了方便,当整套系统不工作时,盒体可以叠加存放,撑杆可以取下放入盒内,隔板可以插入分置盒,有效的减少了存放空间。
分置盒体盒侧面和底部均开有滤水透气孔,同时具有装饰外观,透气,清洗时滤水,以及减轻重量的作用,孔的外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
因为分置盒主体均为塑料,材料普通,各大小厂商均可开模铸造通用性较好,材料轻便,价格便宜,可重复使用,成本低,为延长寿命,故本实用新型中插销类结构使用不锈钢材质,盒体及药盒底部均有小孔,便于清洗消毒。设计时考虑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撑杆总长不超过盒体内底面对角线长,盒体开模时为梯形结构,这样,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部件均可拆卸,盒体可以叠加存放,盒体上开的定位孔密度较大,撑杆、隔板可以取下放入盒内,减少存放空间,需要工作时,只需取出撑杆插入两端任意一插孔,插入隔板,立刻可以工作,操作简便,存放省地,便于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慧;何凌玥,未经吴明慧;何凌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2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磁感应档位的电磁小炒炉
- 下一篇:一种芦荟薄荷去火豆渣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