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2932.3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贺飞;金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格米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2 | 分类号: | H01F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带机的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铜制线圈需要在成型前用云母带、高阻带或者收缩带包扎,目的是保护线圈外绝缘、层间绝缘、匝间绝缘且不至于受到损坏,在拉型机时免受模具夹具、鼻端销钉等摩擦,防止松动变形。但是目前的设备还无法做到将线圈按指定的叠包率自动进给,且包完之后线圈边缘处的云母带会起皱,无法拿到理想的绕包效果,并且无法实现单层包云母带,而且单机只能实现一种叠包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向机构,包括:同步带轮1、换向齿轮箱2、轴承法兰板3、传动齿轮4、传动锥齿轮5、换向轴6、换向拨动黄铜7、换向联轴器8以及换向气缸9;通过同步带将同步带轮1与夹紧装置安装机构的一同步带轮相连接,且传动齿轮4与无级变速装置相连接;换向机构利用3个传动锥齿轮5实现正反进给方向的换向:当同步带轮1不进气的时候,换向拨动黄铜7带动换向联轴器8卡在最下方的传动锥齿轮5上,此时皮带轮逆时针转动,线圈进给方向为正;当第二换向气缸9进气之后,换向拨动黄铜7带动换向联轴器8向上卡在上方的传动锥齿轮5上,此时皮带轮顺时针转动,线圈进给方向为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所述换向机构,利用3个传动锥齿轮,能够实现正反进给方向的换向,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换向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向机构,包括:同步带轮1、换向齿轮箱2、轴承法兰板3、传动齿轮4、传动锥齿轮5、换向轴6、换向拨动黄铜7、换向联轴器8以及换向气缸9;通过同步带将同步带轮1与夹紧装置安装机构的一同步带轮相连接,且传动齿轮4与无级变速装置相连接;换向机构利用3个传动锥齿轮5实现正反进给方向的换向:当同步带轮1不进气的时候,换向拨动黄铜7带动换向联轴器8卡在最下方的传动锥齿轮5上,此时皮带轮逆时针转动,线圈进给方向为正;当第二换向气缸9进气之后,换向拨动黄铜7带动换向联轴器8向上卡在上方的传动锥齿轮5上,此时皮带轮顺时针转动,线圈进给方向为反。
下面具体讲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换向机构的工作过程。
如图1、图2所示,换向机构包括同步带轮1、换向齿轮箱2、轴承法兰板3、传动齿轮4、传动锥齿轮5、换向轴6、换向拨动黄铜7、换向联轴器8以及换向气缸9;通过同步带将同步带轮1与夹紧装置安装机构的同步带轮相连接,且传动齿轮4与无级变速装置相连接;换向机构利用3个传动锥齿轮5实现正反进给方向的换向:当同步带轮1不进气的时候,换向拨动黄铜7带动换向联轴器8卡在最下方的传动锥齿轮5上,此时皮带轮逆时针转动,线圈进给方向为正;当换向气缸9进气之后,换向拨动黄铜7带动换向联轴器338向上卡在上方的传动锥齿轮5上,此时皮带轮顺时针转动,线圈进给方向为反,从而通过3个传动锥齿轮5实现了线圈的正反进给方向。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格米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格米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2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