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3174.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程学强;谢于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力劲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6;B29C45/8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2842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却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现有技术的注塑机一般包括合模机构与注射机构,而且一般注射机构只有一个,这样当需要生产由两种材料组成的产品时就需要分两步生产,这样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现有技术中,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机构、多个模具进水管、与模具进水管相同数量的模具出水管,一个模具进水管和一个模具出水管通过模具的水流道形成循环回路,为使模具达到降温的目的,注塑模具的水流道有多条,在注塑模具上机台时,需连接很多水管,在生产安装时十分不便,容易发生故障,不利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下的电控箱组、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左侧的合模机构、水平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注射机以及设置在合模机构上的操作箱,所述合模机构右端设有供第一注射机构将原料注射进入合模机构的第一进料口;所述合模机构上端设有供第二注射机构将原料注射进入合模机构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处竖直设置第二注射机构;所述合模机构铰接有操作箱,该操作箱与第一注射机构和第二注射机构电连接;所述的合模机构还连接有循环冷却装置,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设置有循环水泵的水箱、多根模具进水管、与模具进水管相同数量的模具出水管和分水器,分水器包括分水器本体、与模具进水管相适应的模具进水管接头、与模具出水管相适应的模具出水管接头,分水器本体具有总进水口、总出水口、分水器进水腔和分水器出水腔,分水器进水腔和分水器出水腔间隔设置,分水器进水腔的端部具有总进水口,分水器出水腔的端部具有总出水口,多个模具进水管接头分别与分水器进水腔连通,多个模具出水管接头分别与分水器出水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箱上还设有用于锁紧操作箱的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器本体的外形为长方体,分水器进水腔和分水器出水腔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水箱上设有两根分别与分水器的总进水口、分水器的总出水口连接的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箱组包括第一电控箱、第二电控箱、第三电控箱以及第四电控箱,且所述第一电控箱、第二电控箱、第三电控箱以及第四电控箱分别对应控制连接第一注射机构、第二注射机构、合模机构和循环冷却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两种材料组成的塑胶产品时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控制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冷却装置可以快速、高效的促进产品成型,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机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中分水器的旋转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却式注塑机中分水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第二注射机构,2-合模机构,3-锁紧装置,4-操作箱,5-第一注射机构,6-工作台,7-第一电控箱,8-第二电控箱,9-第三电控箱,10-第四电控箱,11-水箱,12-分水器出水腔,13-分水器本体,14-分水器进水腔,15-模具出水管,16-模具进水管,17-模具进水管接头,18-总进水口,19-进水管接头,20-模具出水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力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力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31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配相变蓄热材料的注塑机分段感应加热恒温装置
- 下一篇:低压注塑溶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