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盒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4048.3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省吾;西村友里;永田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盒体,特别是盒体的侧板被安装在盒体的纵壁板上的车载电池组的盒体。
背景技术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车辆中,装载有用作驱动电动机的电源的二次电池。这样的二次电池由于需要较大的输出,所以通常采用将层叠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堆容纳在盒体内而构成的电池组,该电池组通常被配置在车辆的行李厢内或后座下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电池组的盒体通常由用冲压成型的金属制成的板件组合而成。例如在图4所示的盒体203中,上板205从上方覆盖着置于下板204上的电池堆202。上板205被构成为,构成盒体203的前后侧壁的纵壁板251和纵壁板252被加工成一体,纵壁板251的下缘的法兰251a和纵壁板252的下缘的法兰(未图示)分别被固定连接在下板204的前后侧的法兰204a上。
如此将上板205与下板204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长边与单电池的层叠方向平行的长方筒形外壳。然后,在该外壳内部容纳了电池堆202的状态下,用两块侧板206将长方筒形外壳两端的开口分别封住,便构成了盒体203。侧板206为长方形,其两个短边的侧缘部分别向同一方向曲折而形成片部261和片部262。该片部261和片部262分别从外侧与上板205的纵壁板251的端部和后板252的端部相重叠地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上板205的前侧的纵壁板251的一个端部251b的高度方向的上部,设置有突出的螺栓253,该螺栓253的下方形成有螺栓孔(内螺纹孔)254。另外,在侧板206的一侧的片部261上形成有U字形的切口261a,该切口261a朝横向开口,能卡住纵壁板251上的螺栓253。该切口261a的下方形成有螺栓插入孔261b。
在将侧板206安装到上板205上时,将侧板206的切口261a从横向卡住纵壁板251上的螺栓253,同时使侧板206上的螺栓插入孔261b与纵壁板251上的螺栓孔254对齐后,将螺母255拧到纵壁板251的螺栓253上,并将螺栓256插入侧板206上的螺栓插入孔261b后拧入纵壁板251的螺栓孔254中,便可将侧板206的一侧紧固于上板205的前侧。同样,上板205的后侧的纵壁板252的一个端部上也设置有同样的螺栓和螺栓孔,侧板206的另一侧的片部262上也形成有同样的切口和螺栓插入孔,可用同样的安装方法将侧板206的另一侧紧固于上板205的后侧。
然而,在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中,为了使侧板206相对于上板205定位,操作者必须要用一只手支撑着侧板206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来紧固螺栓256和螺母255。即,需要一定力度的紧固操作成为单手操作,从而使操作难度增加。
另外,即便是这样用一只手支撑着侧板206,有时紧固操作中侧板206的位置也会偏离,使得螺栓253在切口261a内所处的位置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紧固面积(紧固力)不足的情况。具体而言,如果螺栓253未进入到朝横向开口的U字形切口261a的里端,在位于远离切口261a的U字形底部的部位时,螺母255被拧上,则切口261a的周缘部与螺母255之间的接触面积(固定连接面积)会缩小,从而出现紧固力不足的情况。因而,这样的结构有待于改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325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板的安装操作容易且紧固力牢固的电池组盒体。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盒体。该电池组盒体包括构成盒体侧壁的纵壁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被安装在所述纵壁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壁板的端部,设置有突出的螺栓,该螺栓的下方形成有螺栓孔(内螺纹孔),在所述侧板的端部,形成有朝下方开口、能从上方卡住所述纵壁板上的螺栓的切口;及位于该切口下方的螺栓插入孔,所述螺栓插入孔被加工成,在所述侧板的切口卡住所述纵壁板上的螺栓的状态下,与所述纵壁板上的螺栓孔大致对齐。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盒体的优点在于,能使侧板的安装操作变得容易,并能获得牢固的紧固力。
具体而言,由于在侧板的端部形成的切口朝下方开口,只需将该切口从上方卡住纵壁板上的螺栓,侧板便会因自重而挂在螺栓上,且螺栓始终位于切口的最里端,从而,能够确保切口的周缘部与螺母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操作者可以在不需用手支撑侧板的状态下,通过将侧板上的螺栓插入孔对准纵壁板上的螺栓孔后拧入螺栓,并将螺母拧在纵壁板的螺栓上,来将侧板紧固在纵壁板(上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4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壶盖磁力加水结构
- 下一篇:压力容器的上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