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电缆层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4180.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戴琦;王章轩;虞淑婷;刘志伟;吴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电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电缆层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电缆的搭设,都是将电缆支架现场焊接安装,然后将电缆铺设在焊接安装好的电缆支架上,此种方法焊接量大、安装速度慢、控制环节多、难度大,很难将电缆支架做到整齐划一。
现有的电缆搭设在电缆支架上时,绝大多数是将电缆直接放置在电缆支架上或者用一次性捆扎带将其固定在电缆支架上,此种铺设方法很难保证电缆在电缆支架上的稳定性,而且在铺设时浪费劳动时间,从而加大劳动成本。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缆层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组合式电缆层支架,所述电缆层支架吊设在建筑物墙体上,包括螺母连接套、螺钉、槽钢、立柱以及支撑架,所述螺母连接套预埋在所述墙体上,螺钉穿过槽钢并螺旋连接在螺母连接套上将槽钢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上;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在槽钢中,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螺母连接套上;所述支撑架分层固定连接在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层支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连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第二端面上,第一连端面设置在槽钢中并通过螺钉与螺母连接套相连接,将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槽钢上均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螺钉通过穿接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并旋接螺母连接套,将立柱与槽钢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若干卡板,所述卡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连接部和卡接部,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减少了现场切割工序,省去了现场焊接的费用,节省了工作时间。
(2)本实用新型电缆层支架上设有专门卡接电缆的卡板,使得电缆的铺设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电缆层支架,方便拆除,适应性强,且拆除后的零部件可周转使用,适应性强广。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螺母连接套;2、螺钉;3、槽钢;4、立柱;5、支撑架;6、连接板;7、卡板;8、螺栓;31、第三连接孔;41、第一腰型孔;51、第二腰型孔;61、第一连端面;62、第二端面;610、第一连接孔;620、第二连接孔;71、连接部;72、卡接部;710、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缆层支架,该支架吊设在建筑物墙体上,具有螺母连接套1、螺钉2、槽钢3、立柱4、支撑架5和连接板6。螺母连接套1预埋在建筑物墙体上,槽钢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连接孔31,螺钉2穿过第三连接孔31将槽钢3固定连接在建筑物墙体上。
请参照图1至图6,立柱4垂直设置在槽钢3的槽中,并通过连接板6和螺钉2的配合吊设在预埋在建筑物墙体上螺母连接套1上。连接板6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连端面61和第二端面62,第一连端面6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610,在将连接板6吊设在建筑物墙体上时,首先将连接板6的第一连端面61放置于槽钢3的槽中,然后将第一连端面61上的第一连接孔610与槽钢3上的第三连接孔31相配合,通过螺钉2通过穿接第一连接孔610与第三连接孔31并旋接螺母连接套1,从而将槽钢3和连接板6依次固定在建筑物墙体上。
立柱4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的第二端面62上,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立柱4根据不同的现场的使用情况而可调节立柱4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度,在立柱4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腰型孔41,连接板6的第二端面6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620,在将立柱4固定安装在连接板6时,可以通过螺栓8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620以及立柱4上第一腰型孔41连接位置,从而调节立柱4相对连接板6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4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