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4556.1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聂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绿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循环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涉及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废水的排放量迅猛增长,废水的种类也在迅猛增加。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 000 mg/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相对而言,BOD较低,很多废水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 二是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多,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 三是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具有强酸强碱性。
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的复杂性,成为了较难处理的工业污染源之一。而常规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包括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等,均存在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处理效果差等问题,这一技术瓶颈制约了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具有内、外循环处理污水的厌氧反应装置,申请号为:201210400894.4,发明名称: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其利用两级厌氧反应器的作用对废水中的COD进行生物降解,使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出,具有节电、污泥量少、处理容积负荷率高、节省占地、抗冲负荷性强等优点。这项装置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处理效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沼气需要额外建立沼气池进行回收,使得占地面积增大。沼气是直接经过旋流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沼气出口管通往外部;沼气出口管大小是额定的,当沼气量大时,由于其排出量受到限制,使得管内气压出现突增的情况,不仅影响旋流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甚至出现倒流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将厌氧反应器筒体和沼气收集装置等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原有的厌氧处理装置上增加双模气柜,不仅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的COD,同时能有效的收集沼气,使得沼气收集率高,能够平衡压力。且占地少,整个厌氧反应器处理容积负荷率高、抗冲负荷性强,适合于高浓度和低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筒体和沼气收集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筒体包括布水器、流化床反应室、深度净化反应室、旋流气液分离器和三相分离器,所述沼气收集装置包括双模气柜、上升管和集气管,双模气柜安装在厌氧反应器筒体的顶部并套合在旋流气液分离器外部;所述双模气柜包括气柜内膜、气柜外膜、安装在气柜内膜上并伸出气柜外膜的减压阀和安装在双模气柜底部并通向双模气柜外部的沼气出口管;旋流气液分离器通过顶部的连通管与双模气柜相连接。
所述气柜内膜为弹性膜层,可上下移动保持恒定压力,气柜外膜为PVDF材质,能够确保沼气压力恒定,经过防腐处理,经久耐用。
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厌氧反应器筒体内自下而上设有通入布水器的进水管、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三相分离器、旋流气液分离器;布水器和一级三相分离器之间设有流化床反应室,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之间设有深度净化反应室,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上盖上设有与旋流气液分离器相通的上升管,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上盖上设有通向旋流气液分离器的集气管;所述厌氧反应器筒体中心设有自旋流气液分离器通往布水器的下降管;所述深度净化反应室上部安装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废水经过预处理后,由一级厌氧反应器底部进水管进入流化床反应室,与里面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进行COD生化降解,此处的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进水COD在此处被降解,产生大量沼气,所产生的沼气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提的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沿着上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旋流气液分离器,沼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并从旋流气液分离器顶部的连通管进入双模气柜进行收集,存储在气柜内膜中。根据气柜内的压力,可用减压阀来适当调节压力。最后通过沼气出口管输送到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绿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绿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4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