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目全景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4856.X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洪华舟;柯常志;王刚强;叶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H04Q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李璇;王一斌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目 全景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目全景摄像机。
背景技术
基于对公共区域的监控视频,可实现相关的智能分析应用,例如边界入侵、距离定位、行为分析、人体属性分析、客流统计等,因此如何能够对监控范围实现全景的拍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所使用的监控摄像机的视场角度较为狭小,无法满足特定场景、特别是狭长场景的需求。另外,由于监控摄像机的应用范围很广,且很有可能需要处于环境比较恶劣的应用场所,目前的许多监控摄像机没有有效的防尘防水设计,无法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且无法应用于室外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目全景摄像机,通过两个纵向设置的镜头实现全景监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目全景摄像机,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第一镜头、第二镜头、和控制电路板,第二镜头设置在第一镜头的正下方,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的光轴方向分别在水平方向以下、与水平方向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
所述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在纵向平面上的拍摄角度范围具有重叠区域。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和前罩,
所述前罩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
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的余角,
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的余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优选地,所述前罩内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第一镜头的形状对应,第一镜头嵌入在第一凹槽内,以贴合第一斜面,
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第二镜头的形状对应,第二镜头嵌入在第二凹槽内,以贴合第二斜面。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一镜头封装在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二镜头封装在第二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镜头在纵向平面上的拍摄角度范围覆盖所述水平方向,
所述第二镜头在纵向平面上的拍摄角度范围覆盖垂直方向。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双向语音接收播放装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66级。
优选地,所述第一镜头的焦距大于第二镜头的焦距。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叠拍摄区域的两个镜头的组合,扩大了摄像机的拍摄角度范围,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即可实现狭长场景的全景监控。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目全景摄像机的外壳10的防护等级为IP66级,能够实现必要的防尘防水功能,从而保证摄像机运行的可靠性,适应室外恶劣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双目全景摄像机中设置双向语音接收播放装置,能够实现语音对讲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目全景摄像机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目全景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目镜头的拍摄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罩中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罩中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目全景摄像机,包括外壳10、安装在外壳10内的第一镜头31、第二镜头32以及电路板30。外壳1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11和前罩12。其中,第二镜头32设置在第一镜头31的正下方。
结合图3所示,第一镜头31的光轴方向X1在水平方向X0以下,并与水平方向X0成第一夹角α,第二镜头32的光轴方向X2在水平方向X0以下,并与水平方向X0成第二夹角β。其中,第一镜头31与第二镜头32在纵向平面上的拍摄角度范围具有重叠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4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