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井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209.0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2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洋;韩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洋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井仪器。
背景技术
测井仪,是用于凿井领域,可对井壁进行连续扫描,也可对任意水平进行横向扫描,给出井筒竖直剖面、水平断面、井筒有效断面、井筒偏斜距离等技术资料。测井结果可由计算机屏幕直接显示,也可由绘图仪打印机给出,使用灵活方便。测井仪器的使用可以防止井筒偏斜,减少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间接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由于目前测井仪器应用频繁,检修工作量大,又因现有的测井仪器长度较长,难以徒手运送。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测井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测井仪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测井仪器,包括仪器本体,仪器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壳,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导轮,外壳的内部设有一用于摆放仪器本体的底座,底座的下面设有缓冲弹簧,弹簧的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固定弹簧的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第一弹簧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座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面设有用于固定仪器本体的压板,压板的上面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压板的螺杆,外壳上对应螺杆的位置设有多个螺孔,螺杆贯穿螺孔,螺杆与螺孔之间配合使用,螺杆的上端部设有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长度与仪器本体的长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和压板均为弧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和压板的长度与外壳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和压板的内侧面设有减震垫。减震垫不仅可以起减震的作用,还可以起防滑和耐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井仪器,包括仪器本体,仪器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壳,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导轮,外壳的内部设有一用于摆放仪器本体的底座,底座的下面设有缓冲弹簧,弹簧的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固定弹簧的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第一弹簧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座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面设有用于固定仪器本体的压板,压板的上面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压板的螺杆,外壳上对应螺杆的位置设有多个螺孔,螺杆贯穿螺孔,螺杆与螺孔之间配合使用,螺杆的上端部设有手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仪器本体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螺杆提升压板,最后取出仪器本体插入油井内进行测量;反之使用完毕后,从油井内取出仪器本体,然后放到底座上,采用螺杆放下压板固定仪器本体,再通过导轮将仪器本体移送到下一个指定位置。这样操作简单方便,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
1、仪器本体;2、外壳;3、导轮;4、底座;5、弹簧;6、第一弹簧座;
7、第二弹簧座;8、压板;9、螺杆;10、螺孔;11、手柄;12、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井仪器,包括仪器本体1,仪器本体1的外部设有外壳2,外壳2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导轮3,外壳2的内部设有一用于摆放仪器本体1的底座4,底座4的下面设有缓冲弹簧5,弹簧5的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固定弹簧5的第一弹簧座6和第二弹簧座7,第一弹簧座6与底座4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座7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的上面设有用于固定仪器本体1的压板8,压板8的上面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压板8的螺杆9,外壳2上对应螺杆9的位置设有多个螺孔10,螺杆9贯穿螺孔10,螺杆9与螺孔10之间配合使用,螺杆9的上端部设有手柄11。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2的长度与仪器本体1的长度相等。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4和压板8均为弧形板。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4和压板8的长度与外壳2相等。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4和压板8的内侧面设有减震垫12。减震垫不仅可以起减震的作用,还可以起防滑和耐磨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洋,未经袁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