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396.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熊传林;伦志江;鲁国强;丁惠文;赵前进;钟明生;王奇;范永欣;胡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薄钣金件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钣金件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种产品制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薄钣金件,通常情况下,相互叠合的薄钣金件会采用螺钉连接,如图1中所示,图1中所给出的是两层相互叠合的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在该种传统的连接结构中,靠近螺钉头部的外侧钣金件采用的是通孔结构,为了保证外侧钣金件与内侧钣金件之间可靠的连接,靠近螺钉尾部的内侧钣金件采用的翻边孔结构。
由于钣金件本身的厚度有限,螺钉与钣金件之间咬合连接的螺纹的长度较短,总长度仅为内侧钣金件翻边孔的翻边长度与外侧钣金件的厚度之和,这就使得在装配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螺钉滑牙,从而导致相互叠合的钣金件之间出现连接松动的现象。
因此,如何能够解决相互叠合的薄钣金件中螺钉的滑牙问题,并能够有效提高螺钉与钣金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以便能够解决相互叠合的薄钣金件中螺钉的滑牙问题,并能够有效提高螺钉与钣金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螺钉、靠近所述螺钉尾部的内侧钣金件以及靠近所述螺钉头部的外侧钣金件,所述内侧钣金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螺钉适配的第一翻边孔,并且在所述外侧钣金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孔相对,且与 所述螺钉适配的第二翻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孔的翻边朝向内侧翻折,且所述第一翻边孔与所述第二翻边孔的翻边的折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孔的翻边朝向内侧翻折,所述外侧钣金件上与所述第一翻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底部远离所述内侧钣金件的外侧沉台,所述第二翻边孔设置在所述外侧沉台的底部,其翻边的折向与所述第一翻边孔的翻边的折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翻边孔的翻边长度与所述外侧沉台的深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孔的翻边朝向外侧翻折,所述外侧钣金件上与所述第一翻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底部远离所述内侧钣金件的外侧沉台,所述第二翻边孔设置在所述外侧沉台的底部,其翻边的折向与所述第一翻边孔的折向相反,且所述第一翻边孔和所述第二翻边孔的翻边的长度之和与所述外侧沉台的深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孔的翻边朝向外侧翻折,所述外侧钣金件上与所述第一翻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底部远离所述内侧钣金件的外侧沉台,所述外侧沉台的深度与所述第一翻边孔的翻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翻边孔设置在所述外侧沉台的底部,其翻边的折向与所述第一翻边孔的折向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钣金件和所述外侧钣金件之间的中间钣金件,且所述中间钣金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孔和所述第二翻边孔对应的中间通孔。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中,包括螺钉、靠近螺钉尾部的内侧钣金件以及靠近螺钉头部的外侧钣金件,其中内侧钣金件上开设有与螺钉适配的第一翻边孔,外侧钣金件上开设有与第一翻边孔相对,且与螺钉适配的第二翻边孔。
由于在外侧钣金件上开设了与第一翻边孔相对的第二翻边孔,因而在进行叠合钣金件连接时,螺钉与内侧钣金件和外侧钣金件之间的咬合连接长度为第一翻边孔和第二翻边孔的翻边总长度,相比于目前的连接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中, 螺钉与钣金件咬合连接的螺纹长度大幅增加,从而有效避免了装配时螺钉容易滑牙的问题,同时螺钉与钣金件连接的螺纹长度的增加还有效提高了螺钉与钣金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中外侧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内侧钣金件,2为外侧钣金件,3为螺钉,11为第一翻边孔,21为第二翻边孔,22为外侧沉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叠合薄钣金件的连接结构,以便能够解决相互叠合的薄钣金件中螺钉的滑牙问题,并能够有效提高螺钉与钣金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