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700.3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阳;仇世侃;陈昊;马志义;林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33 | 分类号: | F01N3/033;F01N3/037;F01N3/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颗粒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放后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的可利用尾气反吹的旋风流动式两级颗粒物捕集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中的污染物除了气态污染物还包括固态及液态污染物,后两者主要以细小的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对汽车排气中的颗粒物浓度都进行了限定。为了降低颗粒物排放,达到环境标准要求,目前汽车多采用在排气管上增加颗粒物捕集器的方法对排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收集,以降低排气中颗粒物浓度。根据相关文献的介绍(田彤.柴油机排气颗粒物捕集器的发展[J].汽车工程师,2011(8)),目前颗粒物捕集器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为了提高滤芯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效率,多采用壁流式的气体流动方式;第二,当滤芯中颗粒物过多,堵塞滤芯后,会利用加热、喷油助燃等方式清理这些颗粒物,使滤芯再生。
名称为柴油机组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中国专利(CN 203362270 U)与本专利有明显区别。该专利中装置适用于船用柴油机,其中不含有具有颗粒物捕捉能力的滤芯,而是在滤清器底部采用了活性炭式的吸附装置。因此其基本不具备可再生性,而且对于细颗粒物(<5μm)基本没有捕集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可以提高对排气中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能力,降低处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捕集装置包括旋风式捕集器、第一进气阀门、第二进气阀门、出气阀门、排灰阀门以及壁流式颗粒物滤芯,所述壁流式颗粒物滤芯设置于旋风式捕集器内,壁流式颗粒物滤芯的侧面与旋风式捕集器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壁流式颗粒物滤芯的一端与旋风式捕集器的用于收集沉降颗粒物的区段相邻,另一端设置于旋风式捕集器的进气口处,并且所述另一端与旋风式捕集器顶部的排气管入口相连,出气阀门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第一进气阀门与所述进气口相连,第二进气阀门与所述排气管的侧壁相连,排灰阀门设置于所述用于收集沉降颗粒物的区段的底部开口处。
所述第一进气阀门、第二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排灰阀门采用电磁阀。
所述捕集装置还包括积尘位置传感器,积尘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用于收集沉降颗粒物的区段内。
所述积尘位置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用于收集沉降颗粒物的区段内的绝缘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上的两个金属极板,两个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且留有间隙,两个金属极板与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相连。
所述绝缘支架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壁流式颗粒物滤芯的一端相对,筒状结构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底部开口相对,两个金属极板设置于筒状结构内壁的上端边沿处。
所述捕集装置还包括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先后利用旋风式流动(旋风式捕集器)和壁流式吸附手段(壁流式颗粒物滤芯)对颗粒物进行两级去除,提高了颗粒物捕集效率;并且由于在排气进入壁流式颗粒物滤芯前首先利用旋风流动去除体积较大的颗粒物,减轻了成本较高的壁流式颗粒物滤芯的工作强度,延长了再生周期和工作寿命。在再生方式上,本实用新型在排气管处设置了第二进气阀门,可利用排气进行反向倒吹,结构简单,不影响排气生成装置(例如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控制难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捕集器内的气压及粉尘堆积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再生,提高了控制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汽车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汽车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的捕集颗粒物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汽车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的再生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所述积尘位置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积尘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排气口,2、倒吹阀门,3、出气口,4、出气阀门,5、壁流式细颗粒物滤芯,6、气体压力传感器,7、捕集器壳体,8、积尘位置传感器,9、清理阀门,10、进气阀门,11、大颗粒物沉降,12、金属片,13、绝缘支架,14、堆积的颗粒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的机油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