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636062.7 申请日: 2014-10-29
公开(公告)号: CN204252694U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发明(设计)人: 文锐;张建淼;高冬仙;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5B83/24 分类号: E05B83/24
代理公司: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代理人: 蔡正保;朱新颖
地址: 317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发动机 舱盖 开启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舱盖是发动机舱的外罩,发动机舱盖和车身之间通过发动机舱盖锁来固定,发动机舱盖锁一般包括一个开启舱盖锁的连接臂,摆动连接臂能够开启舱盖锁,从而开启舱盖,松开连接臂,并压紧舱盖可以使舱盖固定在车身上。

现有发动机舱盖锁一般采用的是拉索结构,也就是通过拉索控制连接,实现舱盖的开启,连接臂上设有一安装孔,将一个固连在拉索一端的钢球卡入该安装孔内,实现拉索和连接臂的固定,为了便于安装,一般在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开口,方便钢球卡入安装孔,但是,正因为该开口的存在,拉索张紧度较差时,钢球容易从该开口处脱离,导致舱盖锁不能正常开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拉索从连接臂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包括一用于开启该发动机舱盖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装置还包括一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连接有一限位块,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一个贯穿连接臂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具有一个孔道一和孔道二,所述孔道一的孔径大于所述孔道二的孔径,所述孔道一和孔道二之间具有一台阶面,所述限位块和拉索分别插设在孔道一和孔道二内,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台阶面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发动机舱盖锁的开启是通过摆动连接臂实现的,与连接臂相连的是一根拉索,该拉索通过限位块与连接臂固定,为了防止拉索从连接臂上脱离,在连接臂上设置有一台阶孔,装配限位块和拉索时,将拉索的一端从孔径较大的孔道一处穿入,使限位块处于孔道一内,拉索处于孔道二内,从而避免了传统发动机舱盖开启装置中设置缺口和钢球等结构,钢球容易从缺口处掉出,使开启装置失效等。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中,所述开启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在车身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开设有一导向孔,所述拉索穿设在所述导向孔内。为了保证拉索对连接臂具有较大的力矩,拉索的方向需要通过定位座来固定,使拉索与连接臂处于近视垂直的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中,所述定位座上具有一个横截面呈圆状的收缩部,所述开启装置还包括一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车身固连,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能够与所述收缩部卡接的卡接口。定位座上设置的收缩部卡接在固定板上的卡接口内,使定位座固定在车身上。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中,所述拉索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连接臂和定位座上。该复位弹簧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持拉索的张紧状态;另一个是在拉索不受拉力作用时,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使连接臂回复至摆动前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中,所述限位块呈柱状。柱状的限位块能够在台阶孔内自由旋转,能够防止该开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拉索处于拧紧状态,影响拉索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为了防止拉索从连接臂上脱离,在连接臂上设置有一台阶孔,装配限位块和拉索时,将拉索的一端从孔径较大的孔道一处穿入,使限位块处于孔道一内,拉索处于孔道二内,从而避免了传统发动机舱盖开启装置中设置缺口和钢球等结构,钢球容易从缺口处掉出,使开启装置失效等。

2、拉索通过固定在车身上的定位座导向,使拉索与连接臂处于近视垂直的状态,从而保证拉索对连接臂具有较大的力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开启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开启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连接臂;2、拉索;3、限位块;4、台阶孔;41、孔道一;42、孔道二;43、台阶面;5、定位座;51、导向孔;52、收缩部;6、固定板;61、卡接口;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6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