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家用空调器的喷雾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6143.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5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英;史永征;那威;胡文举;韩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家用 空调器 喷雾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空调器降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空调器的喷雾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多采用蒸汽压缩方式制冷,室外机的风扇驱动空气流过冷凝器,带走冷凝器的热量,因此,冷凝器周围的热环境直接影响空调制冷性能。在实际运行中室外机冷凝器的进风温度普遍高于室外空气温度,造成制冷效率下降。为改善这一状况,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在冷凝器表面喷水来降低冷凝温度,但这样存在着一些技术缺陷,如:1耗水量大,浪费宝贵水资源;2冷凝器表面容易形成水垢,影响换热效果;3装置复杂,既有空调改造难度大;4造价较高,不合适大范围推广。因此,有必要以简单可行的方式,有效降低冷凝器进风温度,提高制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家用空调器的喷雾冷却装置,在不需要改造现有家用空调器的前提下,以较低成本和资源,有效降低冷凝器进风温度,提高制冷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家用空调器的喷雾冷却装置,包括:
支架,底部设有固定式支架脚;
水箱,设在所述支架上,该水箱设有注水口和出水管;
喷雾系统,设在所述支架上,该喷雾系统的喷嘴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该喷雾系统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管连接,该喷雾系统设有控制端;
控制装置,与所述喷雾系统的控制端电连接,能控制所述喷雾系统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底部为固定式支架脚的支架,在不改造家用空调器的前提下,方便的实现了该冷却装置安装到家用空调器的室外机上,通过水箱、喷雾系统和控制装置配合,实现对家用空调器的室外机喷雾,喷出的水雾迅速和周围空气进行热湿交换,使室外机的冷凝器周围的空气温度较低,进而提高空调运行能效。有效的解决了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空调出力受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的运行能效,而且成本低耗水量少,便于安装,特别适用于既有空调的节能改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冷却装置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冷却装置的高压喷雾系统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冷却装置的高压喷雾系统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冷却装置的一次过滤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冷却装置的二次过滤器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为:
1-支架;11-紧固螺栓;12-喷雾管道支撑件;13-开口;
2-喷雾装置;21-微雾喷嘴;22-管路;23-活接;24-三通部件;25-压力调节阀;26-压力表;
3-控制装置;
4-高压柱塞泵;41-高压柱塞泵的进水管;42-高压柱塞泵的出水管;
5-水箱;51-注水口;52-出水管;53-回流管;54-泄水口;55-一次过滤器;56-注水口盖;57-二次过滤器;58-旋塞;
6-机箱盖;61-散热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家用空调器的喷雾冷却装置,包括:
支架1,底部设有固定式支架脚;
水箱5,设在支架1上,该水箱5设有注水口51和出水管52;
喷雾系统,设在支架1上,该喷雾系统的喷嘴21设置于支架一侧,该喷雾系统与所述水箱5的出水管51连接,该喷雾系统设有控制端;
控制装置3,与喷雾系统的控制端电连接,能控制喷雾系统的开启与关闭。优选的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支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6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空调扇
- 下一篇:一种微通道型分离式热管基站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