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井下起吊各种设备的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7146.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1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汤朝均;宋润权;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白皎煤矿 |
主分类号: | B66D3/00 | 分类号: | B66D3/00;B66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64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井下 起吊 各种 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适矿井下使用的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业的发展,井下运输作业除了少部分使用皮带运输机运输外、大多数都是通过轨道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进行。而在轨道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轨道质量或运输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矿车时常下道。为了使矿车复位,必须将矿车抬升到轨道上,现阶段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
1.通过锚杆或锚索固定,采用葫芦起吊;首先在下道矿车巷道正顶部找出一根承力的锚杆(或锚索),通过锚杆(或锚索)连接装置将葫芦固定于锚索或锚杆外露端部,并把葫芦连接链条与下道矿车连接、固定,人力顺时针拽动手动链条、手链轮转动,即可将下道矿车提起一定高度。当下道矿车车轮底部被提起高度超过轨面时,再采用人力横行施加一较小推力便可将下道矿车重新置于轨道之上。缺点在于: 葫芦需吊挂在巷道顶板锚杆(或锚索)外露端部,因此,巷道必须是采用“锚网喷”支护巷道,而不是砌碹支护(即采用料石砌碹成巷道外围岩面,无固定起吊承力点)或“素喷”巷道巷道(即只采用喷浆封闭巷道外围岩面,无固定起吊承力点);葫芦需吊挂在巷道顶板锚杆(或锚索)外露端部,而“锚网喷”支护巷道普遍设计较高,一般巷道净高超过3m。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高度及井下巷道环境特殊(一般巷道内无可增高的设备作为增高工具)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职工需将葫芦挂于巷道顶板至高点较困难;“锚网喷”支护巷道外围岩面是喷浆面,普通喷浆面厚度(一般“锚网喷”支护巷道喷浆厚度为100mm)将超过锚杆外露长度(现锚杆外露部分长度为10mm~40mm)。而采用锚杆外露端部作为葫芦起吊固定点时,需采用人力先撬掉围岩喷浆面,但由于巷道及人高度的影响因素,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撬掉围岩外喷浆面和吊挂葫芦等将有一定难度。
2.靠人力起抬;首先在矿车一端采用木楔将下道矿车车轮固定、防止矿车后退;再将一根较长木料通过木垫(木垫即“杠杆原理”中支点)插入矿车另一端部下方,多人利用“杠杆原理”向木料施加向下的压力将矿车撬起。当下道矿车车轮底部被撬起高度超过轨面时,再采用人力横行施加一较小推力便可将下道矿车重新置于轨道之上。缺点在于:采用人力借助“杠杆原理” 将矿车撬起,需多人配合。而在井下运输过程中,一般只有2人(即2个电机车司机)进行运输,而井下运输矿车下道时随机的、不确定性的,当需要地面或其它地点派人增援时,必将浪费更多时间和人力;采用人力借助“杠杆原理” 将矿车撬起,需提前找适合的木料和木垫,较浪费时间和人力。
3.靠电机车起抬;首先在矿车一端采用木楔将下道矿车车轮固定、防止矿车后退,然后在电机车和下道矿车之间放置一撑木(该撑木在电机车端靠近其中下部,在下道矿车端靠近其中上部)。电机车缓慢向下道矿车方向行驶过程中,由于受到撑木撑力和木楔阻挡的共同作用,下道矿车靠近撑木一端将被逐渐撑高。当下道矿车车轮底部被撑起高度超过轨面时,再采用人力横行施加一较小推力便可将下道矿车重新置于轨道之上。缺点在于:在电机车与下道矿车之间固定撑木时,需采用人力抬稳撑木,待电机车缓慢前进过程中将撑木撑紧后,人方可离开。而在此操作过程中,易造成人身受伤事故; 电机车通过撑木将矿车底轮高度撑起至超过轨道高度时,需采用人力将矿车横向平推一定距离至轨道之上。由于电机车推力较大,矿车在横向受到一定推力后,电机车、撑木及矿车将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撑木将瞬间卸力,而在此过程中,亦是电机车起抬矿车造成较大人身伤亡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上述叙述可以看出:最安全和可行的方案是采用葫芦起吊矿车的方式,只要能找到合适的起吊着力点,就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井下起吊各种设备的起吊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目的采用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井下起吊各种设备的起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相同结构的起吊组件;
每个起吊组件下为底座,底座上固连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连有连接架,连接架与支撑架有内倾角度;连接架上有卡位孔;
两个起吊组件的连接架上的对应的卡位孔之间,依靠连接轴连接。
优化的:底座的截面形状为底端开口的矩形。
优化的:支撑架和底座之间固连有稳固杆,支撑架和连接架之间固连有加固杆。
优化的:卡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化的:连接轴上有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白皎煤矿,未经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白皎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7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抱闸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门座起重机臂架红外防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