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对中的钢管超声波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7436.7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铭;徐晟捷;曲亮;闫煜琦;毛文迅;宫起扬;王泽;于浩;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中的 钢管 超声波 探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检测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对中的钢管超声波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装置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个截面进入另一个截面,在截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现有的探伤设备是利用两个卡盘将钢管固定,当超声波探头进行检测时,两个卡盘同步旋转,进而对钢管周身进行探伤检测,但检测过程中由于两个卡盘对齐精度不够,导致卡盘与钢管对接的端面受到机械磨损,卡盘旋转时稳定度降低,导致超声波检测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对中的钢管超声波探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线对中的钢管超声波探伤装置,是由机床、托辊机构、胀紧机构、探头架、探头和控制柜构成,所述的机床两端设有胀紧机构、中间设有一个以上的托辊机构,胀紧机构的两个卡盘相对而置,两个卡盘的中心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机床上设有可移动的探头架,探头架上设有探头,探头上设有喷水口和超声波发射孔,控制柜内设有CPU、输入装置、显示器和A/D转换单元,CPU分别红外线接收器、托辊机构、胀紧机构、喷水机构、输入装置、显示器和A/D转换单元电路连接,A/D转换单元与超声波传感器电路连接,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托辊机构包括V形托辊和升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探头架为可升降探头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线对中的钢管超声波探伤装置,利用红外收发装置将两个卡盘对中,使被测钢管与卡盘之间的连接处更加贴合,避免了由于两个卡盘高度不一致导致的钢管和卡盘的机械损伤,而且卡盘带动钢管旋转更加平稳,使超声波探伤精度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线对中的钢管超声波探伤装置,是由机床1、托辊机构2、胀紧机构3、探头架4、探头5和控制柜6构成,所述的机床1两端设有胀紧机构3、中间设有一个以上的托辊机构2,胀紧机构3的两个卡盘7相对而置,两个卡盘7的中心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8和红外线接收器9,机床1上设有可移动的探头架4,探头架4上设有探头5,探头5上设有喷水口10和超声波发射孔11。
如图2所示,控制柜6内设有CPU12、输入装置13、显示器14和A/D转换单元15,CPU12分别红外线接收器9、托辊机构2、胀紧机构3、喷水机构19、输入装置13、显示器14和A/D转换单元15电路连接,A/D转换单元15与超声波传感器16电路连接,红外线接收器9与红外线发射器8信号连接。
其中,托辊机构2包括V形托辊17和升降装置18;探头架4为可升降探头架;喷水机构19的出水端为喷水口10,超声波发射孔11位于超声波传感器16上。
工作时,被测钢管被搬运到V形托辊17上,通过在输入装置13处输入被测钢管的内径设定胀紧机构3以及托辊机构2的高度,达到预定高度后,开启红外发射器8,当红外接收器9接收到信号后,反馈给CPU12,再开始喷水,对钢管进行半浸润式探伤,探伤的数据会由显示器14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7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脚驻车制动机构的组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