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甜味剂酯化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153.4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龙;李定佳;凡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7C227/18;C07C229/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41400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味剂 酯化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磺胺的制备的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糖精钠(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甲磺胺的制备领域中,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以苯酐为原料通过胺化降解、酯化、重氮化、置换氯化、环合、酸析、干燥步骤得到。酯化过程中需要搅拌能够均匀,换热能够及时和充分,因此,提高反应釜的能量和物质的分散能力是甜味剂酯化反应釜设计的要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质和能量交换均匀和及时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外侧设有套层,所述的套层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相连的加热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相连的加热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相连的搅拌电机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可以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中空部内。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釜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块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的宽度为20~40mm。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扰流板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扰流板的高度为所述的釜体的内壁的高度的70%~90%。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叶,所述的第二搅拌叶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二搅拌叶,所述的第三搅拌叶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三搅拌叶,其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垂直,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垂直。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的直径相同,第三搅拌叶组的直径为第一搅拌叶组的直径的0.7~0.9倍,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的直径为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中空部直径的85%~9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螺旋状加热管和套层提高了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均匀性和及时性,此外,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在此过程中,和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结合,使中空螺旋状加热管得内外形成对流,提高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程度,提高酯化的转化率和缩短反应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的釜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3,所述的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所述的釜体1的外侧设有套层5,所述的套层5上设有循环水进口51和循环水出口52,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51相连的加热管入口61,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52相连的加热管出口62,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1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与搅拌轴21相连的搅拌电机22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21上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第二搅拌叶241组24和第三搅拌叶251组25,所述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第二搅拌叶241组24和第三搅拌叶251组25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中空部内,所述的釜体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块扰流板11,所述的扰流板11的宽度为20~40mm,优选为30mm,扰流板11的作用在于对在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形成的对流进行扰乱,提高混合的均匀程度,所述的扰流板11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扰流板11的高度为所述的釜体1的内壁的高度的70%~90%,优选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向格栅规整填料
- 下一篇:甲酯油酰胺化反应釜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