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高度的红外热成像仪放置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232.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曾衡东;吴海宁;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高度 红外 成像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可调高度的红外热成像仪放置座。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仪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
现有森林防火经常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监控,需要将红外热成像仪安装在高处,一般会安装在树干上,但是容易对树干产生损害,而且因为有树叶的遮挡,需要经常清理树叶,非常麻烦,现有专门架设一个防止红外热成像仪的架子,但是该架子设置的非常麻烦,而且因为架子太高,工作人员在安装或维修红外热成像仪时,需要攀爬到高空作业,非常的麻烦,也比较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高度的红外热成像仪放置座,解决现有红外热成像仪安装困难,对工作人员也比较危险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可调高度的红外热成像仪放置座,包括底座和可旋转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柱,底座包括两个平行的安装板,安装板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安装柱的一端设置于两个安装板之间,其与安装板平行,安装柱端头处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水平杆,两个水平杆分别可旋转插在两个安装板上,安装柱即绕水平杆的中心线旋转,安装柱上靠近水平杆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穿孔,穿孔与水平杆平行,安装板在与水平杆的连接处的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穿孔配合,安装柱远离水平杆的端头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垂直于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为空心管,其包括多节长度一致的分管,安装柱竖直固定时,从下到上,分管的直径依次减小,且相邻的分管相互螺纹套接。 本装置中,安装板固定在地面上,一般可以部分埋在地中,安装柱可旋转,开始时,旋转至水平位置,将红外热成像仪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上的四角处设置螺纹孔,红外热成像仪即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然后工作人员手动转动安装柱,将安装柱转动至竖直状态,这时,两个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以及安装柱上的穿孔,三孔大小一致,且呈一条直线,插上一个固定棒,即将安装柱固定住,安装柱一般是长度要长,保证探测范围。本装置的安装柱由多个分管组成,相邻的两个分管,处于上方的分管的外径与处于下方分管的内径一致,且处于上方的分管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处于下方分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相邻的两个分管螺纹连接,当上方的分管螺旋进入下方分管,即使得安装柱高度降低,因为热成像装置需要高度,一般要高出树,所以需要进行热成像装置维修时,工作人员在下方旋转分管,下方到上方,分别是第一节分管、第二节分管、…、第N节分管,旋转第二节分管,使得第二节分管旋入第一节分管内,再旋转第三节分管,使得第三节分管旋入第二级分管内,依次类推,使得第N节分管旋入第N-1节分管内,即使得热成像装置的高度降到工作人员能够够到的高度,方便了装置的维修。
进一步,上述的安装柱的长度为5-8m,该高度于一般数的高度差不多,保证茂密的树叶不阻挡探测。
进一步,上述的水平杆上都套有一个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柱上,当安装柱呈竖直状态时,弹簧呈松弛状态。使得将固定安装柱的固定棒拔下时,安装柱不会突然倒下,有一定的缓冲,而且工作人员在慢慢放下安装柱时,有弹簧的弹力,也节省了一些体力。
进一步,上述的安装板在与水平杆的连接处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孔与穿孔配合。可以在安装柱放置至水平状态时,固定孔可用于固定安装柱,不需要要工作人员一直把持住安装柱,节省了体力。
进一步,上述的安装板都安装在一个底板上,底板与安装板垂直,一个水平的底板埋于地中,保证了安装板的稳定安装,很难被拔出。
进一步,上述的底板上布满有小孔,小孔中充满泥土,且该泥土与其他泥土凝结后,更加保证了底板的固定,即安装板固定的非常牢固。
进一步,上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尖锐的突起,突起主要是防止动物经常去撞击安装板,使得装置损坏,因为设置了突起,动物不敢随意去撞击该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安装柱有多个分管螺纹套接,通过旋转,使得上端的装置高度降低,方便了工作人员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安装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