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405.3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占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D05B37/04;D05B7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佘琼群 |
地址: | 317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缝纫机 刀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缝纫机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结构如图1所示,刀架轴套12的内孔左端部位开设有沉槽,沉槽的底部开设有回油孔;机器运行时,缝纫机的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刀架轴套12内进行润滑,多余油量会流入刀架轴套12左端的沉槽,并通过沉槽的底部回油孔流入机壳1的内部。
这种刀架的回油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当刀架轴套12与刀架轴的配合间隙偏大,或者刀架轴套12的进油量偏大时,机器运行过程中,刀架轴套12内的油会爬过刀架轴套12的左端沉槽,从刀架轴套12的左端面流出机壳1外,造成漏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它可以避免刀架漏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刀架轴,刀架轴的一端套设有刀架轴套,刀架轴套固定连接机壳;刀架轴套开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刀架轴套的回油孔与刀架回油管的上端相连通,刀架回油管的下端连接回油管的一端,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油泵。
所述进油孔位于刀架轴套的上部,且位于机壳的外部。
所述回油孔位于刀架轴套的下部,且位于机壳的内部。
所述刀架回油管固定连接机壳。
所述油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吸力,将刀架轴套内多余的油量经刀架回油管及回油管强制吸回到油泵内,实现强制回油。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油泵运转时的自吸功能,能够实现对刀架轴的强制回油,很好地解决了刀架漏油的行业难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机壳, 2为油泵,
11为刀架轴, 12为刀架轴套,
13为刀架回油管, 14为回油管,
15为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业用缝纫机的刀架,包括刀架轴11,刀架轴11的一端套设有刀架轴套12,刀架轴套12横向设置并固定连接机壳1;
如图3所示,刀架轴套12开设有进油孔A和回油孔B;进油孔A位于刀架轴套12的上部,且位于机壳1的外部;回油孔B位于刀架轴套12的下部,且位于机壳1的内部;
刀架轴套12的回油孔B与刀架回油管13的上端相连通,刀架回油管13的下端连接回油管14的一端,回油管14的另一端连接油泵2的油嘴15;
刀架回油管13固定连接机壳1。
油泵2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吸力,将刀架轴套12内多余的油量经刀架回油管13及回油管14强制吸回到油泵2内,实现强制回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机器运行时,缝纫机的油通过进油孔A进入刀架轴套12内对刀架轴11进行润滑,由于油泵2运转时的自吸功能,在刀架轴套12的回油孔B处形成强大的吸力,将多余的油经刀架回油管13及回油管14强制吸回油泵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