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轴调整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776.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强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轴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座,特别是一种光轴调整座。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装置是现代工业中用于测量距离的重要装备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射器向被测物体发出激光,激光被被测物体反射折回并被激光接收器接收,通过计算发射激光与接收激光之间的时间差,乘以光速所得的值的二分之一,即可得出被测物体与激光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基于精确测量的要求,也需要调节出射光束的光轴及入射光束的光轴,使二者保持在同一空间平面内。
现有的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机构是依据实际测量条件及环境,通过调节纵向及横向位置,从而达成对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但是,现有调整机构需要在激光测距装置的两侧各安装一调节用的螺栓,占用空间大,导致激光测距装置的尺寸尤其是厚度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使用。
同时,现有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机构仅具有大概的单一方向的调整功能,不能满足实际测距应用中对复杂多样的条件及环境进行精确测量的要求。另外,现有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结构在调整时,常会因构件的移动而造成相邻构件之间的震动,使得测量产生偏差,造成测量的角度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对复杂多样的条件及环境进行精确测量及测量误差偏移的光轴调整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轴调整座,用以承载一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调整座包括:第一板体,具有一顶面,用以设置所述发光装置,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一抵接部及一螺孔,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部的底面,所述螺孔贯穿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另一端部;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具有一间距,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凹陷部及一槽体,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抵接部用以供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槽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另一端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螺孔;一移动块,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一第一移动杆,自所述螺孔穿设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移动块,用以当所述第一移动杆转动时,使得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和一第二移动杆,螺穿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移动块且部分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以当该第二移动杆转动时,使得所述移动块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圆弧接头,且所述凹陷部为一弧形凹陷部。
所述第一圆弧接头包括一套筒及一钢球,所述钢球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筒内。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连接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以连接所述移动块,使得所述移动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二受抵部,设置在第一板体的顶面且低昂对所述二支撑部,用以抵接所述二支撑部。
所述二支撑部为二磁吸件且该二受抵部为二磁感元件,所述二支撑部磁吸在所述二受抵部。
所述每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二圆弧接头,用以活动地抵接在对应的所述受抵部。
还包括一第一调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用以带动该第一移动杆转动。
还包括一第二调整部,连接于第二移动杆,用以带动该第二移动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光轴调整座上的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的出光角度,也就是光轴的位置,可经由第一移动块及第二移动块的转动而调整,透过第一移动杆及第二移动杆可准确且细微的调整光束的出光角度以准确的定义光轴的位置。同时,借由抵接部抵接凹陷部,可使得光轴调整座在移动时可稳定的转动以较少调整光轴的出光角度时因构件的震动所产生的误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轴调整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轴调整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轴调整座0100的立体示意图。参照图1,光轴调整座0100是用以承载一发光装置0200并可调整发光装置0200发出光束0210的光轴0220的位置,其中发光装置0200可为一激光或一红外光,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其光源得以光束0210的形式出光的发光装置0200皆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强,未经王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