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等离子技术进行弯管内表面处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803.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平;苗建国;曹修全;姚进;岳景辉;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6 | 分类号: | C21D1/06;C21D9/08;C21D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技术 进行 弯管 表面 处理 设备 | ||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处理弯管内表面的方法,该方法为:
(1)调节等离子喷枪夹持悬臂与处理管道的形状接近;
(2)等离子喷枪头部沿弯管内壁从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3)等离子喷枪旋转合适角度;
(4)等离子喷枪头部沿弯管内壁反向运动到初始端;
(5)等离子喷枪按原来方向继续旋转合适角度;
(6)重复上述4-7的运动,直至整个处理完成。
2.按照上述方法,与之相配套的等离子技术弯管内表面处理设备由小型等离子体喷枪(4)、喷枪旋转装置(5)、伸缩支承臂(8)、弯度适应悬臂(6)、旋转平台(3)组成,伸缩支承臂(8)与弯度适应悬臂通过铰链连接,伸缩支承臂(8)固连在旋转平台(3)上,小型等离子体喷枪(4)与喷枪旋转装置(5)构成可旋转连接,并通过喷枪旋转装置(5)固连在弯度适应悬臂(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技术弯管内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度适应悬臂(6)采用多段结构,段与段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且各段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铰接段结构个数为8~15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技术弯管内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承臂(8)采用中空嵌套结构,且伸缩支承臂中空嵌套段个数为3~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8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连续感应加热炉炉内辊道传动机构
- 下一篇:细胞工程种苗繁育室的外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