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9849.9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锋;史秀宝;姜海鹏;袁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煤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煤机滚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加,采煤机功率不断增大,为适应现在的高效开采,对采煤机滚筒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采煤机滚筒的耐磨性直接决定着生产效率。为了提高滚筒耐磨性,尤其是叶片尾部出煤口的输煤侧。目前国内、外都是通过对输煤侧的装煤板表面处贴焊耐磨块来延长使用时间,但这种方法对煤层硬度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存在岩层的矿井来说,只是隔靴搔痒,效果甚微,往往只能使用三个月左右,滚筒叶片尾部的输煤侧便磨损严重,无法生产,需要升井后修复,并且修复工作量很大,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时间漫长,费用很高,对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煤机滚筒。该采煤机滚筒能够在耐磨板和耐磨块磨损严重后,快速更换新的耐磨板,从而不影响采煤机滚筒的正常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煤机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芯和设置在所述筒芯一端的端盘,所述筒芯的外壁上设置有沿筒芯长度方向延伸且呈螺旋状布设的叶片,所述端盘的外侧面和所述叶片的外侧面均设置有齿座,所述齿座上安装有截齿,所述叶片的输煤侧设置有呈扇形的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短弧边与所述筒芯的外壁接触配合,所述耐磨板的长弧边靠近所述叶片的边缘,所述耐磨板通过螺栓与叶片连接,所述耐磨板远离叶片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耐磨块。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压块,所述耐磨板的短弧边卡接在所述限位压块和叶片之间。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输煤侧上焊接有第一耐磨堵条和第二耐磨堵条,所述耐磨板设置在第一耐磨堵条与第二耐磨堵条之间,所述耐磨板的一端与第一耐磨堵条接触配合,所述耐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耐磨堵条接触配合。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设置在所述叶片尾部的出煤口。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焊接在耐磨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耐磨板和耐磨块的整体拆卸,当耐磨板和耐磨块出现严重磨损且需要更换时,能够非常方便的在井下对已磨损的耐磨板和耐磨块进行拆卸,并快速安装新的耐磨板和耐磨块,从而不影响采煤机滚筒的正常作业。省去了采煤机滚筒拆卸、更换、升井、返厂等大量时间,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压块,能够将耐磨板紧紧的卡住,进一步确保了耐磨板与叶片的连接强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耐磨堵条和第二耐磨堵条,能将耐磨板卡住防止其产生窜动,并且还能有效防止煤尘塞入耐磨板与叶片之间造成耐磨板翘起现象。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磨板和耐磨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芯; 2—端盘; 3—截齿;
4—齿座; 5—螺栓; 6—叶片;
7—第一耐磨堵条; 8—耐磨板; 8-1—短弧边;
8-2—长弧边; 9—耐磨块; 10—限位压块;
11—第二耐磨堵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采煤机滚筒,包括筒芯1和设置在所述筒芯1一端的端盘2,所述筒芯1的外壁上设置有沿筒芯1长度方向延伸且呈螺旋状布设的叶片6,所述端盘2的外侧面和所述叶片6的外侧面均设置有齿座4,所述齿座4上安装有截齿3,所述叶片6的输煤侧设置有呈扇形的耐磨板8,所述耐磨板8的短弧边8-1与所述筒芯1的外壁接触配合,所述耐磨板8的长弧边8-2靠近所述叶片6的边缘,所述耐磨板8通过螺栓5与叶片6连接,所述耐磨板8远离叶片6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耐磨块9。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板8设置在所述叶片6尾部的出煤口。所述耐磨块9焊接在耐磨板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9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