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培养单元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9891.0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喻正保;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表面 生长 光合 微生物 培养 单元 系统 | ||
1.一种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包括:
设于外部的壳板,该壳板是由刚性渗水材料制成的多微孔板状结构;
填充芯,填充于该壳板内部,所述填充芯为保水渗水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壳板内形成至少一个槽道,所述槽道内填充所述填充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槽道包括多个,平行且纵向地贯穿所述壳板上、下两个端面,每两个槽道之间具有一个肋板,将两个槽道之间形成区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壳板选择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透水陶瓷板、水泥板、陶土烧制板、青砖板、红砖板及瓦材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填充芯选择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分子筛、玻璃砂、无纺布、高密海绵、棉布、高分子吸水树脂及聚氨酯吸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填充芯的形态为条状、块状、粉末状、颗粒状、絮状或碎片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槽道的水平截面为圆形、三角形、跑道形、矩形或椭圆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槽道沿垂直于所述壳板的前后两表面的竖直截面,由上至下为平行式,或由上至下渐进式缩小或台阶式缩小,使槽道内壁距离该壳板的两侧表面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分子筛具有的孔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分子筛为beta分子筛或ZSM-5分子筛。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各壳板能够磊叠拼接组合,所述各壳板内部设有供液体直接通过的专用通道。
12.一种表面生长式培养培养单元,其特征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表面供附着光合微生物生长;
至少一个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用于向所述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提供光合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被所述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吸收并渗透至该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的表面;
至少一个培养液回收装置,所述培养液回收装置设于所述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下端,以将各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下端渗出或未被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吸收的培养液收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培养培养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供液装置系罩设于所述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的顶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培养培养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供液装置以间隔方式设于该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的顶端上方位置,所述供液装置以喷淋、滴漏或渗漏的方式给该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提供培养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或14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培养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培养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核壳结构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以直立的方式固定于一个预定位置。
16.一种表面生长式培养系统,该培养系统包括:
一个由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单元所组成的阵列,以及
用于向所述阵列中的培养单元的供液装置提供培养液的培养液供给装置;
其中,所述培养液供给装置包括培养液池和循环动力装置,所述培养液池用于储存培养液,所述循环动力装置用于将所述培养液池中的培养液输送至各该供液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培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动力装置为一个泵,该泵设于该培养液池连接至各该供液装置的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未经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98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压真空断路器联锁装置
- 下一篇:摘取式低压刀闸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