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式电热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0710.6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文四名;王钊;高昌保;杨珂;何宇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热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式电热带。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带从内部结构上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通常情况下最常用的是并联式电热带。并联式电热带在使用期间容易因各种原因造成中间断路而导致断路点后的电热带的带体无法发热的情况。由于电热带使用的长度较长,一旦某一点发生断路,很难准确、直观的查找到断路点,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顺着电热带查看其表面出现破损或压痕的地方。
现有技术中的查找方法只能查找到表面有明显迹象的位置,对于迹象不明显的断路点则无能为力,并且查找效率较低,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断路点解决故障还有可能造成被输送介质凝固、冻堵,给生产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式电热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查找电热带断路点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式电热带,包括:
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内沿所述电热带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根导电母线,所述发热层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屏蔽层、保护层、感温变色层、透明的外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感温变色层的材料为可逆感温变色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均匀覆盖在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屏蔽层为金属材料编织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绝缘层由绝缘材料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导电母线为铜的导电母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发热层由合金电热丝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所述保护层为氟塑料套管或氟橡胶套管。
本实用新型并联式电热带,其中,并联式电热带,包括: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内沿所述电热带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根导电母线,所述发热层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屏蔽层、保护层、感温变色层、透明的外保护层,在电热带的保护层外设置由可逆感温变色材料构成的感温变色层,通过电热带正常工作与断路的发热层的温度变化,使得感温变色层随温度变化而颜色变化的方式来指示电热带的断点,具有直观、准确的效果,可大大提高查找电热带断路点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电热带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电热带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示断路点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电母线;
2:发热层:;
3:绝缘层;
4:屏蔽层;
5:保护层;
6:感温变色层;
7:外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电热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限温(自控温)电热带,此电热带随温度升高电阻变大功率变小,由于其启动时电流较大(瞬间),所以使用长度一般不超过100米,电热带可随意剪切,自限温(自控温)电热带必须不超出单根100米使用长度,可以任意裁剪后使用,通上额定电压都能发热。
2.并联式电热带,此电热带两根(或三根)平行的绝缘铜绞线作为电源母线,PTC特性发热丝缠绕在骨架上,每隔一个发热节长度为母线交替连接,形成连续的并联电阻,此电热带使用长度10-800米左右。
3.串联式电热带,此电热带将三根具有相同截面积,一定长度的平行绝缘铜绞线为电源母线和发热芯线,将其一端可靠短接,另一端接上380V(或设计的电压)电源,就形成了一个星形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0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