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474.X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钧;张付立;袁保安;李瑛;岳广义;毛道伟;高万山;孙鹏翔;刘海彦;林红;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12 | 分类号: | E21D5/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钢轨 井筒 吊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设备安装提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轨罐道布置形式的立井井筒装备安装工艺,井筒装备安装完成后,改装临时天轮平台增加临时机具,利用吊架从下向上安装罐道。因临时提升设施的更换及准备时间较长,影响下步工序的施工,延长整个工程的工期,增加了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能够实现升降平稳,提高施工安全性,且使用效果好,降低成本,减少工序的转换。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包含井筒中的吊盘和提升吊盘上下运作的凿井绞车,吊盘包含上层盘、中层盘和下层盘,沿周长均设置有折页板,上层盘位于中层盘的上方,下层盘位于中层盘的下方,上层盘与中层盘及中层盘与下层盘之间均通过连接柱固定,凿井绞车固定在地面,凿井绞车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绞车滚筒上,另一端绕过井架天轮与吊盘的下层盘固定。
上述的,中层盘与下层盘的对应位置设有吊盘吊点及供罐笼上下运行的运作口。
上述的,上层盘、中层盘和下层盘上均设有与井口绞车房相互信号连接的信号系统。
上述的,所述吊盘包含主梁、副梁、圈梁及盘面。
优选的,所述盘面包含矩形盘和设于矩形盘周边的扇形盘。
优选的,所述矩形盘与扇形盘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优选的,主梁、副梁均为工字钢,圈梁为槽钢,盘面为网纹钢板。
本实用新型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采用三层吊盘配合罐笼上下运作施工,与传统工艺相比,吊盘上层盘即为施工盘,又为保护盘,保护中、下层盘的正常作业,增大施工安全系数;减少工序的转换,利用上层盘、中层盘、下层盘及罐笼进行平行、交叉作业,自井口向下逐层进行井筒装备及钢轨罐道循环安装,直至整个井筒装备安装完成,实现钢轨罐道与井筒装备标准层的同步安装作业,便于操作;井筒装备安全完后,吊盘在井底拆除扇面结构,矩形盘从井底提升至井口回收,提升期间可对井筒装备检查调整,吊盘可重复使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井钢轨罐道井筒井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井钢轨罐道井筒吊盘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层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所示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所示的B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所示的C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拆除扇型结构的上层盘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拆除扇型结构的中层盘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除扇型结构的下层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1代表凿井绞车,标号2代表调度绞车一,标号3代表调度绞车二,标号4代表稳绳天轮,标号5代表吊盘天轮,标号6代表罐笼天轮,标号7代表罐道梁座摆放点,标号8代表工作梯子摆放点,标号9代表绞车房,标号10代表罐道摆放点,标号11代表吊盘吊耳,标号12代表连接立柱,标号13代表连接螺栓,标号14代表下层盘,标号15代表罐笼,标号16代表中层盘,标号17代表上层盘,标号18代表拆除扇形结构后的下层盘,标号19代表拆除扇形结构后的中层盘,标号20代表拆除扇形结构后的上层盘。
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