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穿刺孔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641625.1 申请日: 2014-10-31
公开(公告)号: CN204147273U 公开(公告)日: 2015-02-11
发明(设计)人: 邓茂林;饶小莉;王德毅;何颖;刘文军;罗成鑫;吴小愚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J1/10 分类号: A61J1/10;A61M5/14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105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穿刺 立式 聚丙烯 输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特别是多穿刺孔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是直接通过静脉输入各种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因其起效迅速、疗效确切,而成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至今已有近180年历史:

1628年英国人威廉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基础;

1831年苏格兰医生用煮沸的食盐水注入病人静脉用以治疗霍乱,成为静脉输液治疗应用于人体的第一人;

100年后的1931年,美国生产出了第一瓶商业用输液产品,标志着静脉输液产品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到1960年,全世界静脉输液产品的种类已达200种,同时输液器材的发展也推动了静脉输液给药方式的不断改进。

由于静脉输液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确保输液安全是事关患者生命安危的重大课题。

纵观输液产品的临床应用,静脉输液方式历经三次变革:从全开放式到半开放式,再到全密闭式。

第一次变革:全开放式输液是把输液产品开启以后,将液体倒入连接有输液导管的广口玻璃瓶中,再注入人体静脉的输液方式,由于液体完全暴露于空气中极易被污染,加之输液广口玻璃瓶和输液导管均为消毒后反复使用,因而安全性很差,目前已被完全淘汰。

第二次变革:半开放式输液是使用带有导气管的一次输液器连接输液产品和人体静脉,主要应用于以玻璃瓶和PP塑瓶为代表的刚性和半刚性材料包装的输液产品,使用时必须不断地向液体中导入空气才能保证液体的正常输注,它是目前国内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输液方式。

目前根据检测报告,医院每升空气中含直径>0.5μm微粒数十万个,细菌数5万个/皿左右。国内大多数医院输液治疗室现场的洁净状况普遍较差,在人流混杂的环境中输液,极易导致空气对药液的二次污染;即使病区洁净环境稍好,也无法杜绝空气对药液的二次污染,从而对患者的输液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减少导入空气对药液的污染,现今一次性输液器的导气管末端通常安装有空气滤膜。但是,研究表明:有滤膜和没有滤膜在液体污染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并未从源头解决输液安全的根本问题。

因此,半开放式输液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淘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必然会逐步摈弃这种输液方式。

第三次变革:全密闭式输液最大的优点是在输液过程中无需从外界导入空气,完全利用大气压来克服人体静脉压,在药液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输液产品、输液器材、人体静脉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密闭式系统,从而到达安全输液的效果。这也是“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委会”倡导的安全输液方式。

全密闭输液方式依靠外部大气压力对输液容器施压,将容器内输液挤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因此,输液容器只能使用柔软性塑材如PVC(聚氯乙烯)和非PVC多层共挤膜等制成的输液袋,但经多年的临床实践以及其它研究表明,PVC及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输液包装材料本身的安全性问题; 

其次,临床护理操作的工作效率问题;

第三,环保问题。PVC材料是生物难降解的塑材,而焚烧后又会产生致癌物质二噁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废弃的输液袋的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而且,输液袋在穿刺使,还必须防止树脂针与钢针交叉感染问题,以及穿刺落屑对药液污染的问题,因此,输液市场迫切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全密闭式输液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直立放置、可密闭自排液和安全性高的多穿刺孔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穿刺孔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它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盖体、袋口、袋颈、袋体和袋底,所述的袋底中部向袋体内腔方向凹陷并与袋体4形成一环形槽,所述的袋底厚度大于袋颈厚度,袋颈厚度大于袋体厚度,在主视图径向方向上所述的袋体中间向左右两端逐步变薄,在主视图轴向方向上所述的袋体中间向上下两端逐步变厚,所述的盖体与袋口密封连接,盖体内设置有胶垫,胶垫上设置有多个穿刺孔,所述的盖体上端内侧面设置有一圈易拉槽,顶盖上端设有易拉环,所述的易拉环与顶盖的连接部位于易拉槽内。

所述的袋口上端设置有一连接环,盖体的下端面与连接环密封连接。

所述的盖体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环,胶垫上设置有与凸环配合连接的环形凹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