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动箱齿轮联轴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669.4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肖登强;欧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6 | 分类号: | F16D3/06;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401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动箱 齿轮 联轴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动箱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分动箱的齿轮联轴节。
背景技术
分动箱齿轮联轴节一般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在轴上,利用拨叉驱动其沿着轴的轴向滑动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或分离,来实现不同模式的动力输出选择。现有的分动箱齿轮联轴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齿轮联轴节与轴之间采用单键配合,当齿轮联轴节沿着轴向滑动时,由于单键配合的误差,导致齿轮联轴节滑动不平稳,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不能很好的啮合;
2、在利用拨叉驱动齿轮联轴节滑动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时,往往存在卡涩或磕碰的状况,导致分动箱的换挡操作不平稳、操作手感差,且还会导致分动箱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动箱齿轮联轴节,能够更加平稳地沿着轴的轴向滑动,使得分动箱的换挡操作更加平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动箱齿轮联轴节,包括联轴节本体,所述联轴节本体上设有中通内孔,所述中通内孔包括配合段和扩孔段,所述配合段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轴配合的花键,所述扩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配合段的内径;与所述配合段对应的所述联轴节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拨叉配合的拨叉槽,与所述扩口段对应的所述联轴节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
进一步,所述花键为渐开线花键。
进一步,所述外齿轮的所有外齿位于所述扩孔段所在侧的端部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的外径沿着所述联轴节本体径向向外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与对应的所述外齿的两侧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中所有圆弧的圆心均位于与所述联轴节本体的轴线垂直的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分动箱齿轮联轴节,通过在其中通内孔的配合段上设置花键与轴配合,配合精度相较于传统的单键配合更高,可使联轴节在轴上的滑动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分动箱的换挡操作更加平稳。
通过在外齿轮的所有外齿上设置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当拨叉驱动联轴节沿着轴向滑动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时,圆弧包络面可驱动分动箱联接内齿轮的轮齿沿着圆弧包络面滑动,进而实现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平稳啮合的目的,且当分动箱联接内齿轮的轮齿上也设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时,啮合平稳度更好,能够有效避免现有联轴节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时存在的卡涩或磕碰,并使得分动箱的换挡操作更加平稳,操作手感更好,并提高分动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动箱齿轮联轴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与本实施例齿轮联轴节配合的分动箱联接内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分动箱齿轮联轴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分动箱齿轮联轴节,包括联轴节本体1,联轴节本体1上设有中通内孔2,中通内孔2包括配合段2a和扩孔段2b,配合段2a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轴配合的花键3,扩孔段2b的内径大于配合段2a的内径。与配合段2a对应的联轴节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拨叉配合的拨叉槽4,与扩口段2b对应的联轴节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5。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花键3为渐开线花键,滑动更加平稳,加工性更好。
本实施例的分动箱齿轮联轴节,通过在其中通内孔2的配合段2a上设置花键3与轴配合,配合精度相较于传统的单键配合更高,可使联轴节在轴上的滑动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分动箱的换挡操作更加平稳。
进一步,外齿轮5的所有外齿位于扩孔段2b所在侧的端部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6,本实施例的圆弧包络面6的外径沿着联轴节本体1径向向外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圆弧包络面6与对应的外齿的两侧面平滑过渡,能够有效避免在与分动箱联接内齿轮啮合时的卡涩现象。圆弧包络面6中所有圆弧的圆心均位于与联轴节本体1的轴线垂直的直线7上,即圆弧包络面6的外轮廓线8或其切线与联轴节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轴机构、联轴器部件及联轴器
- 下一篇:小孔径编码器的安装结构